(梧州监狱 张 洪 罗宗一 宾恩涌)
梧州监狱(原桐林监狱)建立58年来,监狱迎着发展的号角,依法严格履行监狱职能,不断加强警察队伍建设和服刑人员教育改造,为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监狱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4次,集体三等功6次。
一 安全创佳绩
连续11年无罪犯脱逃、无狱内重特大案件
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罪犯非正常死亡、无狱内重大疫情事故
安全稳定是监狱的首要任务。多年来,梧州监狱始终牢固树立监管秩序安全稳定首位意识,不断强化防控、排查、应急处置、领导责任和研判“五项机制”建设,积极巩固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防并举”的安全防范体系,强化警察的直接管理,在制度落实上堵塞防控漏洞,切实履行监狱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紧紧抓住“基层基础建设年”、“规范化管理年”活动,加大基层投入,优化基层警力配置,力推警力下沉,一线警力已达70%以上,基层一线战斗力得到有效提升。全面推行“值班长”制度,成立夜间巡查队、科室警察下监区值班、值勤制,强化“日收日解”、“板块移动”、“联保互监”等工作机制,坚持 “警察日碰头、分监区每周一次、监区每半月一次,监狱每月一次”狱情排查分析制度,逐步夯实人防基础。深化“三共”活动,会同驻监武警部队、检察室、地方公安机关修订完善应急处突预案,参与联合应急演练,不断提升联防联控水平,全力确保了监狱持续安全稳定。
二改造求实效
监内改造氛围日趋浓厚,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不断下降
“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新形势下对监狱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梧州监狱对照新标准,采取新举措,努力在罪犯改造上求实效。着力抓好服刑人员思想教育、技能培训、个别化矫正、心理矫治和改造质量评估等工作,坚持向教育要安全、向教育要稳定、向教育要质量,逐步形成了极具梧州监狱特色的教育改造模式。举办“创改造佳绩、向亲人汇报”活动,利用亲情力量参与服刑人员教育。邀请文化传播公司、高校师生等社会力量联合举办励志演讲、文艺晚会,活跃服刑人员改造生活。监狱在服刑人员中持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消除他们的犯罪根源,矫治犯罪恶习。深入开展文化知识、传统道德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扎实开展认罪服法教育、感恩教育、悔罪赎罪教育、身份意识教育、“六五”普法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积极加强监区文化建设,举办“文化艺术节”和各种球类比赛,建立读报小组,成立流动图书室,营造了良好的监区文化和服刑人员改造氛围。成立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有100多名警察拥有心理咨询师资格,服刑人员心理测试、出监评估均达100%。加大服刑人员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力度,开设有缝纫、烹饪、家禽饲养、人造宝石制造、养老护理等课程,近三年来,有2500余名服刑人员获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确保服刑人员刑释前能够熟练掌握谋生一技之长,为服刑人员重返社会打好基础。与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合作,定期举办SYB创业培训,举办临刑释人员就业推介会,服刑人员反响强烈,效果良好。
三 执法抓规范
让阳光照耀监狱每个角落
公正文明执法是监狱工作的生命线。梧州监狱高度重视执法规范化建设,通过强有力措施促进执法水平不断提高。认真执行实物量标准,坚持服刑人员生活物资招标采购制度,坚持蔬菜残留农药检测和食物留样备检,确保伙食质量和食品安全。强化服刑人员诊疗,确保服刑人员有病得到及时救治,确保不发生狱内死亡事件。加强服刑人员入监体检,注重证据保全,逐人建立健康档案。严格按照《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程序规定》,依法认真办理服刑人员减刑、假释案件,组织减刑、假释听证会,全程接受检察机关监督,办理的服刑人员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现“零差错”。依法、文明、规范管理服刑人员。在监内公共场所和接见室设置公示栏,设立“监狱长接待日”,组织执法监督员座谈评议,听取、反馈群众和服刑人员家属意见和建议。通过以上措施,监狱逐步构建了上级部门业务监督、纪检部门内部监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社会各界外部监督“四位一体”的监督体系。
四队伍重教育
警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连续18年无警察因违法违纪被追究刑事责任
警察是监狱工作的关键因素,队伍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监狱事业的成败。梧州监狱始终秉持抓班子、带队伍、促业务的思路,狠抓队伍建设,警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连续18年无警察因违法违纪被追究刑事责任,为监狱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监狱党委切实抓好自身建设,为警察放好样子,做好表率,营造心齐、风正、气顺、劲足、实干的工作氛围。积极推行科级人才库建设和竞争上岗制度,用人所长,用才适时、适岗,一大批积极有为的青年警察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增强了基层的活力和执行力。坚持“管理从严、激励多元”科学管警理念,强化警务督察,成立警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小组,认真落实警察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强化警察“八小时”以外管理,着力构建监狱、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监督体系。从警察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切身利益入手,组织警察健康体检,建立警察身体和心理两项健康档案等,切实保障警察的身心健康。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不断丰富警察、职工的文化体育生活,成立“学习俱乐部”和各兴趣爱好者协会,举办篮球、汽排球、羽毛球赛,知识竞赛和读书征文等活动,组织警察外出学习考察,疏缓警察心理和工作压力,激发警察工作热情。
五 监狱新面貌
监狱功能和园林环境的有机融合
环境也能影响人。监狱并不是只有高墙电网,还有庄严大气的建筑、赏心怡人的小区。近年来,梧州监狱紧紧抓住监狱迁建的有利时机,加快推进监狱建设,大力改善监狱面貌,既满足监狱执法功能需要,又积极打造一个具有园林风格的整体环境。生活区内,有一座警察职工综合球馆,室外还建设有篮球场、足球场、汽排球场、羽毛球场等。梧州监狱整体造型美观大方,形成了一幅人文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风景画。如今,漫步在生活区,放眼望去,花园、长廊、亭台错落有致,鲜花、绿草、树木点缀其中。夕阳西下,休闲广场上常能见到人们翩翩起舞的身影。监狱宣传橱窗经常展现警察职工创作的书法、绘画、篆刻和摄影作品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监狱的整体搬迁,为监狱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任务、新目标,广大梧州监狱警察职工大力弘扬“忠诚、崇法、敬业、致新”的梧州监狱精神,正以更加崭新的姿态和更加高昂的斗志迎接新的挑战,谋求新的发展,全面提升监狱整体工作水平,谱写更加美好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