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产业结构,为监狱经济腾飞夯实基础
――黎塘监狱积极谋划发展监狱经济综述
进入2013年以来,黎塘监狱根据厅、局党委“监狱经济加快发展年”的发展思路和工作部署,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大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夯实基础,积淀能量,做好铺垫,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监狱经济腾飞式发展。
一、外出学习考察,借助“他山之石”强我管理。
为加强现代企业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提高全员劳动生产总值,新年伊始,监狱公司领导分别带领部分业务科室领导、监区长、副监区长,部分监区还单独组队,先后往广东、云南、贵州以及区内兄弟单位参观考察,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通过学习,许多同志感想颇多,信心满满,纷纷提出发展生产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多份有一定分量的调研报告和改进方案。
二、引进炉头炉具生产项目,增加来料加工生产总量。
没有强大优势项目的支撑,经济腾飞只能是一纸空谈。为了实现经济腾飞梦,监狱年初就多方联系项目。经过反复论证,最后确定引进已经外省监狱单位实践证明前途可观的炉头炉具铸造加工项目。该项目3月份正式动工,由监狱公司注资1000万元,来料方注资3500万元,另辟场地89亩,新建厂房4间,可容劳动力1280人。项目投产后,3个月内来料方给付公司劳动力经费每人每月700元,4-7个月每人每月给付1000元,7-12个月每人每月给付1200元。往后按国家GDP增长率,每年不低于7%提高单价(约10%左右),一年后人均月产值可达1500元,两年后可达2000元。如此一算,不难预测,单是这一项目,两年后黎塘监狱的来料加工总产值有望比2012年翻一番。
三、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几万亩耕地是黎塘监狱得天独厚的优势。监狱党委审时度势,决定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实现赶超跨越”之路。今年以来,一是加大土地办证力度,为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二是进行土地改良,兴修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三是做强做大糖厂“第一车间”,引进高糖高产品种,提高原料蔗单产和总产;四是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实现机械化生产。特别是今年3月,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科学院院长黄日波来监考察,还有全区甘蔗机械种植现场会在监狱召开,掀开了黎塘监狱现代农业尤其是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时代的序幕。3月19日,在原十四大队的土地上,甘蔗种植机、开行机、中耕施肥培土机、施肥盖膜机、甘蔗联合收割机、大型喷淋机以及土地航拍等,十几种现代农业机械忙碌穿梭在一片沃土上,演示现代农业生产的魅力。自治区、南宁市、来宾市、监狱局以及农业机械厂方代表、甘蔗种植承包方代表云集这一方热土,好一幅现代农业生机盎然的画面,预示着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时代即将到来。
四、做好糖业循环经济,加强糖业副产品综合利用。
在上级领导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下,黎塘监狱正在调研、评估、分析和筹划糖厂技改项目,一是继续推进糖厂制糖生产全过程信息化与自动化系统工程;二是计划利用糖厂产出的桔水进行酵母生产。现在出售桔水每吨600多元,4吨多桔水即可生产一吨酵母,而酵母价格达每吨16000多元。可想而知,监狱上马酵母生产线后,经济效益可再上一个新台阶。三是利用监狱公司土地上的1.2万亩桉树林木,与糖厂生产的蔗渣,混合生产出高品质的纸板;四是进行滤泥综合利用,从滤泥中提取蔗腊,再做成生物肥;五是推进糖厂余电上网。利用糖厂的废渣废料、蔗髓,以及蔗田里大量的甘蔗叶来发电,把除满足糖厂生产外多出来的电量,通过南方电网出售到社会上,换取适当的经济效益。如此一来,黎塘监狱的监狱经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做优做强做大,将指日可待。
作者姓名、单位、职务:廖煜 黎塘监狱宣传教育科 科长
地址:广西宾阳县廖平农场场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