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热情,就像一把火,燃烧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漠自从有了我,他就不寂寞。我给他小雨点,滋润他心窝,给他小微风,吹开了他青春的花朵。
从警30载光阴,沉淀了太多太多的人生感悟,难以忘怀的铿锵岁月,在我脑海里早已浓缩成一个个光区,每当心中的鼠标重新在某个相似的位置上点击,魂牵梦萦的岁月,一幕幕荡漾开来。是谁唤醒了那戈壁荒滩?是谁感动了那大漠苍天,大漠荒滩可以青天般的为我作证,这里飞扬着我的激情岁月,这里印刻着我的岁月痕迹。
一
1984年,全国“严打”斗争仍在进行,监狱告急,警察队伍告急。我们怀着对边疆的无限依恋,为祖国的安宁,为开发新疆,为了改造罪犯的神圣事业,我们数百名、数千名复员大军,满怀青春热血,从新疆四面八方、从各个部队,踩着时代的节拍,踏着老军垦战士的足迹,唱着响遍大疆南北“热情的沙漠”这首具有时代意义的歌,纷纷奔赴塔里木盆地,奔赴叶尔羌河……
二
这年12月,我们一百名复员军人来到农三师五十二团,我被分到劳改二中队,正赶上全国性的“三心三像”改造形势,像学校老师关心学生那样、像医院医生关心病人那样、像父母关心自己的孩子那样去关心犯人。从此,干警们无论白天或夜里,纷纷深入犯群,了解犯情,对思想有问题的犯人就主动找其谈心谈话做工作,对生活有困难的犯人就感化帮助,有的冬天从家里拿床被子、拿件棉衣,夏天拿件衬衣给犯人,有的从家里拿鸡蛋,有的自己掏腰包给罪犯买药、买生活日用品。在那艰苦的岁月,特定的时期,干警的慷慨无私感化了许多罪犯,为促进监管秩序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有的罪犯得寸进尺,把干警的感化当索取,把客气当福气,把好心当软弱可欺。这种极右的改造形势没有持续多久,上级指示我们把犯人当人看,首先要当罪犯看,安排我们在中队监舍大门里外写上“这是什么地方?你是什么人?你在这里干什么?”三个大问号启发罪犯增强身份意识。
我刚到这里没有家,月工资只有70元,我就用工作技巧激励稳定罪犯。每当犯人能按时完成生产任务,我让犯人只穿短裤、拖鞋到中队跟前的大渠洗澡,这样既调动了犯人的改造积极性,又防止了犯人乘机脱逃。我的这种做法受到当时主管劳改工作的杨振斌团长通报表扬。每当犯人之间发生冲突,我就及时处理,化解矛盾。1985年2月的一天夜里,罪犯吴某因拉肚子,来不及拉在了监舍过道,遭犯人殴打,第二天,我让打他的犯人道了歉,过了几天,吴犯从同改那里偷来几个罐头感谢我,我当场对吴犯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亲自把罐头还给了那个犯人。在管理上,我把那些社会渣子、流氓安排在一号房,集中管理,从此,杜绝了分队的犯人欺负犯人的现象。许多罪犯被我的工作技巧和情感所征服,罪犯吴某多次对我承诺,“我是山东出了名的逃跑犯,以后我肯定还要跑。吕队长,你放心,我绝不会在你的班上跑”。
1985年6月,中队见我们分队的犯人稳定,改造积极性高,把我们分队安排去七连,为筹建五中队做准备工作,开荒平地、打埂子压荒,种冬麦3000多亩,修公路、修林带、修菜窖、拉监舍铁丝(围墙)半年之久,我们分队住在连队职工中,无一人违反监规纪律,创农三师唯一全年无罪犯脱逃分队,年底分队获集体三等功。
三
1986年,劳改队着眼监管工作大局,着眼从本质上改造罪犯,开办了育新学校。我当时已是中队管教,和其他业务干部、中队领导担任政治、技术教员,在犯人中挑选文化高的犯人担任文化教员。我们抓住中心环节,紧贴时代发展,紧贴监管改造工作需要,紧贴罪犯思想变化,对罪犯进行法制、道德、形势、政策、前途等政治教育,经常开展反脱逃、反重新犯罪教育,以正反典型事例现身说法,唱响唱强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开始很多罪犯不习惯、不接受,我们就采取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像医生、像父母有针对性、导向性、渗透性、沟通性的疏导,使罪犯慢慢变被动为主动学习。1988年8月的一天下午,我在上政治大课时,罪犯曾某东张西望、目光斜射。下课后,我立即将曾犯叫到教研室谈话,曾犯态度傲慢,满不在乎,出乎意料的谈话失败使我当晚辗转难眠,根据曾犯平时一贯表现,断定该犯有重大隐患。有什么办法能让曾犯开口呢?想来想去,想到他平时有下象棋的兴趣和爱好,于是,我连续用了三个晚上的空余时间找曾犯下象棋,在下棋的过程中,我有意识的激他、刺他,见曾犯心不在焉,老悔棋,我就自言自语道,“你有悔棋的毛病,就悔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的人之所以犯错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守规矩。”曾犯听了我这番话,终于沉不住的说,“最近惯逃犯冉某说是利用今天上课的机会,给我传递逃跑信息,我左看右看,都没看见他,又怕你察觉,结果还是被你察觉。说真的,我也怕逃跑、怕加刑”。我见曾犯有悔悟之意,不失时机的鼓励他要好好学习,改造思想。从那以后,曾犯不仅放弃了逃跑念头,每次上课都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曾犯改造有些起色,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在监区组织的一次政治统考中,曾犯以无所谓的态度参考,而受到扣分处理,曾犯因此与监考干警大吵大闹,当我赶到现场时,曾犯仍喊着,“我刑期还有18年,上学有什么用,我本来就不想学习”。我顿时十分恼火,可还是把怒火压在心头,一字一顿的说,“你犯罪是愚蠢的行为,这样大喊大叫更是无知的表现”,并鼓励他在课外之余要多看书,巩固过去在监狱学到的修车技术知识。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教,使曾犯惭愧地低下了头,并多次保证要用学习来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
在技术教育方面,中队根据生产和罪犯释放后就业的需要对罪犯进行职业教育。进入九十年代,中队条件逐步好了了起来,先后对犯人开办了汽修、烹调、司炉、纺纱、工艺雕刻、蔬菜大棚种植等学习培训,经农三师劳动局职业鉴定,获得了职业证书。文化教育,建队初期,我们中队只开设了小学班和扫盲班。第五年,我们就开了初中班。1998年,监狱育新学校与农三师党校联系,120名罪犯参加了农广校学习,并获毕业证书。许多刑释人员拿着监狱发给的职业技术证、优秀通讯员证回家找到了工作,纷纷写信感谢政府。昔日悛悛浪子张某,1987年通过育新学校的法制教育,写信劝家中兄弟姐妹要遵纪守法,在中队传为佳话,在他的家乡引起较好的反响。
三十年从警,三十年实践证明,育新学校就是新形势下特殊园丁的一项重要工程,如春风细雨,滋润了一颗颗干枯的心灵,绿化了一批批曾“沙化”的人格和灵魂,唤醒了一个个沉睡已久的心灵和精神,营造了一片片情满人间的春色绿洲。育新学校以时间和内容占领了罪犯的生活空间,转移了罪犯情绪,解放了罪犯思想,更新了罪犯观念。在改造罪犯中发挥了治本作用,发挥了主动进攻,超前防范的改造功能,对稳定监管改造秩序,培养社会守法、有用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
在监狱改造的罪犯群体中,有的受封建腐朽思想侵蚀,有的受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的冲击,在他们的意识形态里只有恃强凌弱,没有伦理道德,在这罪与罚的高墙里,有的罪犯仍是非黑白不分,有的阴奉阳为欺骗干警,有的拉帮结伙打架斗殴,有的在蓄意重新犯罪,扰乱监管改造秩序。
1989年2月8日,我们监狱五中队以段建成为首的犯罪分子利用春节干警值班力量较弱的安全隐患,劫持两名值班干警,胁迫80余名罪犯为人质,为骗取冲出中队大门的钥匙,先后杀害了值班干警杨学斌和六名积极改造的罪犯。杨学斌为保护钥匙,阻止罪犯冲出大门,与凶恶的犯罪分子殊死搏斗,献出了23岁年轻的生命。案件爆发后,师政法委、劳改处、干警、武警、公检法1000余人控制了中队,暴乱分子仍猖狂在狱内大院点燃门窗、篮球架、被褥等物品,肆无忌惮、通宵达旦狂喊乱叫。案件惊动了司法部、兵团领导,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这是兵团恢复安犯30年来发生的最为严重、性质最恶劣的重大暴狱案件。2月9日清晨,司法部下令,暴狱案件平息。
我中华大地,历史悠久,怎能允许这些社会人渣沦丧败坏,浩浩荡荡的拨乱反正历书已翻过十年,依法治国、依法治监形势势不可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已基本健全,公民道德水准已大大提升。1990年11月6日,司法部发出《罪犯改造行为规范》12号令,接着在全兵局、全师局干部、罪犯中掀起了学规范、创规范化建设热潮。到如今,我还清楚记得,喀拉拜尔监狱的那次现场会,该监狱政委宋春纪铿锵有力,一字不拉的背诵了《罪犯改造行为规范》58条和“三字经”全部内容,让与会人员都为其震撼,他的这种创建精神很快渗透在全体干警骨头缝里。大家群策群力研究监管工作新制度、新方法。我们中队在“罪犯连环包夹”的基础上,制定了“三人行”、行三人、非三人不准行的办法,在全兵局推广运用,兵局根据全系统的经验办法3年,杨犯主动报名参加了师局组织的“珍惜生命,反对脱逃”大型演讲活动,他对犯罪根源全面剖析,对重新犯罪深深自责,他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去唤醒那些还处于执迷不悟的同犯,在犯群中反响极好。
杨某的转变使我又一次感到欣慰,我的付出和奉献解开了他多年的精神枷锁,让一个干涸的心灵又重新复苏而欣慰,我更为我们的神圣事业而欣慰。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1991年中队获师局规范化建设达标,1992年获兵局达标,1997年2月,监狱被兵团监狱局评为“91―96年规范化建设达标监狱”。
殊不知,这些成绩的取得,饱含了我们多少汗水和心血,甚至青春和生命。1993年,一中队中队长冯志成,是我们一起从部队分来的战友,在春耕备耕时,他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可他就是放不下中队的生产和规范化创建工作,一拖再拖,直到九月份,支队领导强行把他送去乌鲁木齐医学院,经检查患有严重的胸肌肌无力,手术后,医生让他恢复治疗半年,可他半个月就返回到工作岗位。中队在他的努力下,与当年12月获兵局规范化验收达标。同月,冯志成因病死亡,他为监狱事业献出了年仅三十岁的生命。在他葬礼这一天,我们数百名战友和团场数千名干部职工为他送行,在一片丧乐声中,大家为失去一名好党员、好干警哭得泪不成声。
五
当人类文明的历史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九十年代中叶,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战略步伐突飞猛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监成效显著。1996年,司法部提出了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的指示。指示就是命令。我们监狱在硬件上采取了分布实施的办法,首先选择从监舍最差的二监区开始,投资1385.64万元,于1997年在全兵团第一个修建了十年先进、二十年不落后的现代监舍楼房,第二年三监区修建新监舍,二、三监区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获兵局创建现代化文明监区达标。
我们监狱的创建思路口号是“硬件要硬,软件要强”。我当时是三监区教导员,为了实现软件指标,我们坚持向制度要安全,不折不扣的严格落实上级规定的各项制度。紧紧围绕以创建为龙头,以稳定为中心,以“五无”为重点这一总体目标,经常组织民警集思广益研究监管安全新办法,深入了解罪犯,吸取内地监狱信息,我们监狱率先实行了工地十五分钟点一次名,半个小时报一次数和建立工区安全卡的制度。我们的经验办法很快在全监狱、全师局得到很好的推广运用。
向管理要效益。我们对使用“一长八员”采取了民警推荐与公开竞争相结合,集体研究与张榜公示相结合,严格条件与严格审批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使用质量。为了加大防范力量,确保监管安全万无一失,我们监区率先实行了工地民警双带班、狱内双值班、监区领导跟班办法。无论罪犯整体或分散劳作,无论是零星犯或是单个作业,始终保持警不离犯,犯不离警,有犯必有警的带班跟班制,确保了罪犯24小时不脱管、不失控。坚持整训和专项治理相结合,以严格的军事化训练增强罪犯的身份意思、集体意识,消除个体差异。
1998年3月21日,师局在我们监区冬训验收,罪犯某故意洋相出丑。队列中大家迈左脚,他出右脚,口令正步走,他偏要跑步。我当时十分气愤的去纠正他,他却大吼大叫:“我们本来就不是好人,能做好吗?”下来后,我立即查阅了他的档案,1997年1月,蒋犯因伤害民警加刑三年。原因:“谁管他,他就跟谁过不去”。我在找她谈话中,蒋犯阴阳怪气的说:“我伤害民警的阴影在你们心中难以抹去,我知道你们警察最恨我这种人,既然臭名声已经背上,就让他臭到底,你们谁也别管我”。面对蒋犯的猖狂无理,我早有心理准备,并没有恼怒,而是语重心长的说:“每个人的生活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最重要的是怎样去认识自己的过去,进行个人道德定位”。同时还用监区一些加刑案例教育他,告诫他:“重新犯罪加刑是必然的,是一种自我毁灭的行为。”我根据蒋犯的消极抗改程度,认真细致的制定了每周一谈的个教计划。从此,无论是春夏秋冬,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我对蒋犯都能身临居近的做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春风又绿江南岸。我孜孜不倦的教育滋润了蒋犯干涸的心田,消除了心理障碍,使他面对现实,振作精神,开始了新的改造生活。我见他体弱多病,对其劳动定额做了下浮30%的调整,并在生活上关心她,三次送他去师局诊断治疗。“实心实意见成效”。蒋犯从1999年开始有了点滴变化,对谈心也乐于接受。一年多来,蒋犯改造情绪稳定,还主动向监区提供了一起预谋脱逃和一起预谋自杀案件的重要线索,1999年底,蒋犯第一次受到单项立功减刑一年的奖励,他喜极而泣,平生第一次流下了悔恨的泪。蒋祖建的转变使我再一次感到欣慰。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金色盾牌,热血铸就。1984年从警以来,通过我谈话,转化了多少顽危犯,我也说不清,只是每月一本谈话记录,存放了厚厚一堆,每当看见一个个顽危犯笑着走出监狱大门,在我心里又增加了一份工作的信心。2002年,我经过逐级推荐,层层演讲,综合评定为“兵团级个别教育能手”荣誉称号和二等功奖励。
合上一段历史的书籍,总有一股热流在沸腾。站在岁月的肩膀上眺望,安犯初期我们用“三心三像”的教育感化手段稳定罪犯,以开办育新学校这一长久工程,让一个个曾干涸的心灵重新复苏,使一批批沦丧败坏的社会人渣重获新生,在创建规范化管理、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中,我们历经了艰辛,迎来了监狱不懈的辉煌,2003年监狱实现了连续十年无罪犯脱逃和当年“五无”的优异成绩,受到兵团监狱管理局通报表彰及集体二等功的奖励,我当时是狱政科长,同时受三等功奖励。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形势日新月异。2010年监狱投资七千多万元,在图木舒克市区重新修建具有现代化的新型监狱,标志着我们监狱开启了新的里程。
无论时代如何进步,无论社会思潮如何多元,那份流淌在血??终凝聚着我们对监狱的那份情感,赤胆忠魂应??刻着我们的足迹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