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是美味,“舌尖上的浪费”昭示的是苦涩、直抵内心。“俭节则昌,淫佚则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近年来,奢侈浪费作为一种不健康的文化,却颇为盛行,一面是商家以高档品牌、时尚品位作畸形诱导,一面是消费者盲目跟风、攀比非理性追逐;一面是美女帅哥无底线“炫富”,一面是“负翁”、月光族打肿脸充胖子。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其意在于以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抵制不健康的社会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增添正能量。
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党保持自身性质和政治本色、推进和实现民族复兴、个人健康成长进步的一个基本要求,体现着一个人的理想、志向和追求,体现着一个人应有的道德情操,体现着一个人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品格。作为一个人,从社会大的层面上讲,你的付出和得到要平衡,从微观上讲,索取和消耗也应该是平衡的,否则,要么是社会有矛盾,要么是我们的身体出问题。在现代文明的今天,我们应该有一个节约的观念,至少在文明的进程中应该处在一个较高的层次。就个人这一局部和微观而言,要有考虑,你做事情一方面是事在人为,另一方面是财力支配,怎么解决既有效节约,又效能最大化呢?实际上是对人的文明程度的检验。节约型社会是一个文明的呼唤,也是这个时代的要求,节约资源是一个文明的人应该做到的事情。
马克思曾指出,古代国家爱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消费。为此,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奢侈浪费的极端危害。一方面,它脱离我国基本国情、背离优良传统文化而且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任由铺张浪费等不良之风蔓延,党和群众的关系就会分离,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所以说“反浪费”是一项政治任务,是改进作风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增加物质财富,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如果财富被挥霍浪费掉,而不能得到有效合理的使用,那就丧失了创造财富的本意。而且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过度消费、奢侈浪费不但会白白损耗社会财富、有限资源,而且会使经济发展水平倒退。同时,艰苦奋斗的传统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而艰苦奋斗精神的形成和滋养需要广大民警相互砥砺、传承弘扬。如果,大家贪图享乐、浪费成风,势必消磨斗志、淡化理想信念、滋生不正之风,最终影响队伍的精神状态,更会影响民警家庭的和谐。
而环顾四周,我们身边的浪费行为不正在发生么?有的是文印纸张浪费,要么没有遵循可不印的不印、能不印的不印原则,要么没有树立最大化利用原则,纸张浪费严重;有的用电不加控制,要么自然光照充足、仍然一排排日光灯照常开着,要么无论气温高低,空调都开着保持恒温,要么电脑、打印机长时间不使用也不做电源处理,依然处于开机状态;有的用水无度,个别人员洗完手、洗好碗后扬长而去,不关水龙头,任凭自来水长流浪费;有的对办公桌椅、柜不爱惜,不加保管或保管不力,使得原本耐用型的办公用品却要时常更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凡此等等。
之所以出现上述浪费现象,笔者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日常不关注。有的民警对于自己的浪费行为熟视无睹,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情,浪费这点东西无所谓。真的是无所谓吗?我们可以这样想一下,我们使用的东西都是他人辛勤汗水创造的,再者,这些东西也是单位的重要资源,我们是否应该从自己思想上充分重视起来呢?认识有偏差。还有及少数对于一些浪费行为漠不关心,其主要原因就是钱物、东西都是公家的,我个人也没有偷偷拿上身,大家都有人人有份,这又何妨呢?损失的是单位的或国家的,跟自己的关系不大。其实就是没有把单位当成自己的家来对待,这种思想的存在直接导致了民警的错误认识,出现浪费也就可想而知了。细节不注意。在日常的工作中,有的民警对于一些日常工作中的小问题不很重视,比如只用一面的打印纸,忘记关的自来水、照明灯、空调等等,这些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看上去是一件小事情,但是,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久而久之造成了一定量的浪费。
那么,如何建设节约型监狱,引导民警树立勤俭之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树立节约意识。中央及时提出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要求,建设节约中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造福子孙后代及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和保证。同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监狱民警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监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节约意识和节约观念,从领导做起,努力克服“特权”思想,带头示范,决不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从现在做起,努力克服“等靠”思想,自己去做,令行禁止;从自己做起,努力破除“攀比”思想,弘扬正气、严于律己;从点滴做起,努力克服“小节无害”思想,经得起诱惑,不为爱好所迷、不为欲望所困。积极营造人人节约、事事节约、环环节约的良好氛围,形成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新风尚。
二是落实常态管理。要真正使节约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就要将节约贯彻到实实在在的、具体的、细致的、持久的工作中去,使每名民警都能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节约习惯,让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深入人心、外化于行。“多抬头”,常抬头看看走廊、卫生间等公共区域的灯是否需要关闭,随手关灯。“多伸手”,对于未关的水龙头,伸把手,拧拧紧,对于发现的漏水水管,打个电话,及时报修。“多跑腿”,办公室没用完的隔夜开水,多走几步,统一倒在卫生间清洗用的水桶里。“多动脑”,变废为宝,对于只要经简单维修就可以使用的物品,不必添置。
三是强化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要采取突击抽查的方式,看看哪些单位办公室、地方存在夜间不关灯、不关电脑等现象,并逐步形成制度化,这才是建设节约型机关的关键,否则,没有人抓落实、没有人抓监督,更是另一种形式的浪费。同时,要着力引导民警切实明确跟谁比、比什么,找准比的参照系,要与先进比干劲、比知识、比能力、比贡献,而不是狭隘地比生活、比待遇、比享受。再者,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格自律,主动接受监督,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认真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建立健全节约工作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使勤俭节约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四是坚持科学原则。教育民警树立勤俭之风,其实就是引导民警既会工作又会生活,为此,在推进过程中要把握以下四个原则。观念性。坚决克服三种错误观念,即公家东地、浪费点没啥的观念;横竖比较、我们吃亏的观念;我做得可以了、与我无关的观念。全员性。勤俭,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光凭少数人的努力是无济于事的,要靠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全体成员要有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积极参与、身体力行。全面性。就是要多角度、全方位地贯彻勤俭节约办一切事情的方针,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时时处处反对铺张浪费,使勤俭之风全覆盖。长期性。节约型监狱,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设成的,而是要通过持之以恒的长期坚持,坚持打持久战,坚决防止时紧时松、虎头蛇尾、有始无终的现象。
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现代人应提倡一种理念,对待工作要高标准,对待生活要低要求,归根结底,坚持勤俭节约,就要在生活上、待遇上对自己“小气”一点。厉行节约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节制自己欲望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能够培养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能力,锤炼自己的意志力,从而形成高尚的道德和精神品质。因此,厉行节约,从我做起,让浪费奢侈之风止于自己。
作者:密传银 单位:溧阳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