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那些难忘的趣事

时间:2013-06-10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六一”节,看到孩子们欢呼雀跃的高兴劲,我不由地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记忆中,童年的农村没有这浓重的节日场面,只有天真无邪的童真,魂牵梦绕的趣事和如今意犹未尽的回忆。 

游 泳

还记得,六七十年代黄河经常发大水,在黄河滩边,修完护河大坝后留下来的围堰里,黄河涨水时总会溢过很多水,或是下雨后也会存下很多雨水,这就成了孩子们夏天天然的“游泳池”。 与其说是游泳,到不如说是耍水。

夏季里,大人们忙着夏收、播种,孩子们则趁着他们的忙碌时机,钻空子就跑到了围堰里。或是在大暑天里,大人们困得在午休,孩子们偷偷地、蹑手蹑脚地开了街门,等大人们觉醒,早就没影了。飞奔到黄河边,围堰里早已有很多孩子们在嬉戏,岸上是清一色的背心、短裤和千层底的布鞋,水里全是光着屁股的小男孩。一群孩子一手展开做半握拳状撩水,一手护着脸和眼,互相打水仗,水声、笑声、喊叫声响成了一片。有一伙在比赛扎猛子,一手捏着鼻子,一手高高举起,一头扎下去,比赛看谁在水里扎得时间最长,边上当然还得有裁判。还有的在互相传授、切磋着各自的游泳技能,什么狗刨,撒水(自由泳),仰泳,都是从大人们那看到的或是自己悟出来的野路子,全然没有正规的动作。不觉中,岸上指示时间竖起木棍的阴影,已指向早已画好的地方,没有手表的孩子们听到一声吆喝,一窝蜂地跑上岸,迅速穿好简单的衣裤,风一般奔向家中。本还想再悄悄地潜回屋里,谁知,严厉的父亲早已等候在家门口,一顿呵斥,甚至轻微的、象征性的挨打是免不了的。下午到学校里,老师的盘问自然也少不了,却总不肯承认去过黄河滩边,经验丰富的老师让孩子们伸出胳膊,从上往下用指甲一划,一道明显的白色痕迹呈现在眼前,铁证如山,不得不低下倔强的头,任由惩处。在这样的矛盾和抗争中,我度过了童年愉快的游泳时光,虽说学艺不精,但今日,在泳池里的一番畅游,年幼的女儿还真是着实羡慕了一番。

看书

还记得,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同村有个叔叔因家境贫寒,没娶媳妇,自己一个人过。但是,他有一个爱好,喜欢收藏小人书,家里有几大箱子,令我垂涎三尺。无奈,叔叔概不外借。没有办法,只能望书兴叹。一天,看见比自己小两岁的小朋友拿着小人书在看,细细打探才知道,是那位叔叔的侄儿拿出来的,叔叔因喜欢侄儿,对侄儿总是言从计听。欣喜之余,我很是动了一番脑筋:和小朋友商量着、怂恿着、拿着自己制作的小木枪交换着、在小朋友们面前呵护着他,总之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换得了不菲的成果。断断续续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看完了那位叔叔的三大箱子小人书。《地道战》、《地雷战》、《三国演义》、《水浒传》、《岳飞传》、《西游记》、《封神榜》、《红楼梦》、《桥隆飙》等等小人书,让我一览无余,大饱眼福,书中的人物性格特征、动人画面至今记忆深刻,让人难以忘怀。从那以后,我更迷上了读书,一有时间便爱不释手的捧着书,母亲说我是书痴,我笑而不答。

也许就是从喜欢小人书开始,我喜欢上了文学,小学里我的作文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班里传阅。老师的鼓励、同学的羡慕,使得我更加专注于文学。初中,偷偷地攒钱买过《隋唐演义》、《后汉传》和《三国演义》。高中又买过《茶花女》、《少年维特之烦恼》、《鲁迅文集》。在大学里,看到图书馆里那么多的图书,我兴奋至极,几乎每个周末都泡在里面。静心阅读了《复活》、《红与黑》、《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三个火枪手》、《穆斯林的葬礼》、《平凡世界》等一系列名著,我拜读之际,还做了读书笔记,至今的笔记依然跟随在我的身边。今天喜欢文学,爱好写一些东西,还真的与小时候喜欢看书有着很深的渊源。因为喜欢看书,成就了自己的爱好文学之梦,提高了自己的文字水平,充实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今天,我亦然喜欢读书。

踢足球

还记得,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同学从家里拿来一颗足球,于是踢足球成了我们全班10个男同学最喜欢,最热衷的唯一一项体育运动。

当时我们五年级是毕业班,另外从学校分出来,在村里戏台改造的教室里学习。班主任一人包揽了语文、数学、自然三门课程。课余时间、放学之后,一有空闲10名男生便分成两队,就展开一番鏖战。班主任坐在台上当裁判,班上的10名女生是拉拉队,没有什么正规的规则,但踢得也是热火朝天。我是当之无愧的中锋,运球时能过好几个人呢,比赛中经常会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叫好声。比赛结束了,老师让写一篇比赛作文,因为身临其境,我写得很成功。还记得一个女同学写过“看着他们比赛,我的脚也痒痒的真想下去参与进去……”得到老师的不住夸赞,至今记忆犹新,老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法让我们受益无穷。学得累了,痛痛快快地大汗淋漓一场,浑身舒畅,身心愉悦,好不惬意,再去学习,更有效率。小孩子顽皮淘气是天性。趁班主任不在时,无聊的同学不会那么规矩的分队比赛。拿着足球对着高台上的教室猛踢,比赛看谁能从院子里踢到房上,继而越过房顶。足球砸在了教室的窗户上、门上,胆小的女同学一声尖叫,我们更来劲了。窗户砸碎了,门砸破了,屋顶上的瓦片砸烂了,刮风下雨可倒了霉。班主任回来总会一一追查,被打手,被罚站是经常的事。不懂得爱惜足球,足球也罢工了。漏气的足球终难逃厄运。从好端端的一个足球踢到没气,再到踢烂成了半个瓜瓢状,雨天里,十个孩子依然在疯抢着这个唯一带来欢乐的玩具,让人心酸。

玩得很畅快,但脚上的鞋子可不畅快了,不几天就踢烂一双鞋。当时村里的孩子买不起球鞋,全是母亲做的千层底,一双鞋可得紧抽农闲时间,费很大劲才能做出来,烂了,肯定是要挨骂的。总记得母亲在煤油灯下,拿起自己满是脚臭味的鞋子,一边唠叨着,一边一针一针的缝补着,缝好后甚至会把臭鞋子凑在嘴边用牙齿咬断线头,每每想起这个场景,我心中总也不是个滋味。真不记得踢烂了多少双鞋子,抛洒了多少母亲的心血。

回想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感叹着岁月如梭的更替;生命就是如此,不可逆转;生活就是如此,继往开来。我们唯一可做的只有珍惜!珍惜现在的每一天!

 

 

        (山西省下寨劳教戒毒所   王玉栋)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