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在名师引领下升华、视野在水木清华中开阔

――参加清华大学―监狱管理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学习有感

时间:2013-06-22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青海省柴达木监狱 徐爱忠)五月的北京,天高云淡、草长莺飞。5月18日我与青海监狱系统40余名领导、同事在省局机关工委马晓静书记的带领下来到美丽的清华园,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监狱管理骨干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十余天的学习生活匆匆而过,留给我们的是太多地感念、留恋、不舍、回味和期待……

聆听着社会学、信息学、国学、管理学、经济学和领导科学前沿专家们的精彩授课,呼吸者清华园浓郁的学术气息,让我们顿时有一种如沐甘霖、醍醐灌顶的通透和彻悟。从戴宛辛老师《管理沟通与执行力》、曹峰老师《社会冲突管理谈判》、姜平老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及崔和平老师《公共危机管理―典型案例分析》中我们理解和认识了当前我们国家社会管理的难点、重点,和形成这些社会问题的主要原因,学到了面对社会冲突、社会管理矛盾、公共危机等社会事件如何应对处置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孙立平教授《十八大与未来十年中国的改革与发展》的报告让我们在脑海里对中国未来的发展有了一个蓝图状的概念。伴随着学员们的欢声笑语,在吴维库老师诙谐幽默、相声般的语言中学到了用阳光心态去面对生活和工作。在覃征、刘昂、张斌、傅思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中国信息化发展对未来社会的影响”、“网络时代媒体与司法应对”、“互联网与执政能力提升”、“物联网发展及其在监狱管理中的应用”等问题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信息化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社会,适应信息化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挑战,掌握信息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为我所用,成为当代监狱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务和目标。辛青峰老师让我们领略了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和演讲风采。跟随者彭向刚老师让我们感受着领导科学与艺术的魅力、在张国刚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有经过了国学智慧与领导韬略的洗礼。在王勇和马刚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又站在宏观和全局的角度对国际形势和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了解。专家教授们对国家和社会前途命运的关切和期望通过讲课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他们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学风又不时的向我们传递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内涵。

上课之余,我们租来自行车、背上照相机漫行在清芬挺秀、华夏增辉的清华校园里,二校门、清华学堂、大礼堂、水木清华、荷塘月色、音乐厅、图书馆、东西大操场,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陶、留下了我们的脚印和照片。集体宿舍、人潮涌动的食堂、紧张有序的学习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身边步履匆匆的学子、晨起荷塘边柳树下的朗读者、晚间随着教室里的灯光传来老师的解惑声,仿佛知识的脚步也在催促着我们前行。之前对最高学府的高深莫测和迷茫揣度一扫而光,涓涓细流般的理论和知识在我们的心中交流和碰撞,老师们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的学识精神随风潜入夜般地影响和触动着我们。对知识的尊重和敬仰、对学业的虔诚和投入悄悄地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

短短十余天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蓦然回首,老师们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可是太多的内容还没来得及整理,更多的笔记还没有做完,更多的知识还没有来得及消化。但是他给了我们认识理解问题的全新高度和角度、带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我想这才是最难能可贵的,这也才是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最需要的物质财富。更有那美丽校园氛围的�染和课堂上欢声笑语的互动最值得珍藏和记忆。

中国的莘莘学子都有一个清华、北大梦,短暂的学习似乎是圆了这一读书梦,但又不是。也许只是伟大中国梦在读书人身上一个很小的组成部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寄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点滴生活和工作中,怀揣期待,激励着我们带着它奋进在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人生道路上……。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