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中国梦

时间:2013-06-25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祖国是人民的集合,正如大海是水滴的故乡。

我们共有一个复姓――中国。我们的国家地理是长江、黄河的血脉,是泰山、珠峰的骨骼;我们的文化性格是金木水火土的根系,仁义礼智信的传统。

母语、山河、食物、风俗;一本书、一首歌、一棵树、一种相思是祖国鲜活的元素,是人民汇聚的共和。我们的遗传密码嵌在山顶洞上、大槐树下,我们仰望星空的座位在东方。我们载着茶叶、丝绸,跳着民舞反弹琵琶去中东、去西方,我们盛满食品和智慧的瓷器被异族称作“China”。从甲骨文到最新的电脑字库,我们用一撇一捺书写“人”字,信守“天地人和”的和谐发展观迅速融入全球一体的动脉。

我们有着比全世界其他国家足够多的荣耀和苦难,一次次战争、革命、运动,又一次次变法、解放、复兴。一方水土上所有的生命和精神在不断集结、裂变,又在每一个个体的骨子里烙下古老东方的激扬。

推翻帝制的中华民国元年,1911年编纂的小学语文,向孩子们这样讲述爱国:“国以民立,民以国存。无民则国何由成?无国则民何所庇?故国民必爱国。国者,载民之舟也,国之利,即民之休戚。若人人各顾其私,不以国事为重,或且从而破坏之,其国鲜有能幸存者。”

眼中有泪,心中才有彩虹。一个人不论漂流何方,只要心依故土,他的心中就有属于自己的中国情。代表中国参加第十届奥运会的唯一选手刘长春,百米中奔跑着中国的身影;东京审判庭上,中国首席法官梅汶�力挽狂澜,给二战日本战犯定罪,历时两年818次开庭回荡着中国的声音。

当今,不再是团体操和大游行的时代,而是赋予了一个个鲜活元素的时代,这些元素就在我们身边流动又渐渐融入我们新的民族气质。一位海归科学家以火箭的方式沟通了东西方共有的大气层;一位打工妹用辛勤加班,拉近了城乡的心理距离;一位志愿者以公民的名义尊重每位受援者;一位运动员在转身之间破了过去东方人不敢想的纪录;一位旗手遵国家之令为地震死难平民降下半旗……

我们只是一代过客,祖国是我们生命的客栈、心灵的归宿。当一个国家在命运的不断磨砺下,落后而知自省,多难而能兴邦,那就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气魄和力量。每当一个人守护着国家的荣誉和尊严,明晓公民的责任和权利,那就是为实现“中国梦”而奉献宝贵的力量。(撰稿人:刘万利)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