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康监狱刘琳同志挂职锻炼报告

时间:2013-06-30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挂职广东省高明监狱监狱长助理)

根据市局的安排,我于2013年3月26日至4月25日,被派往广东省高明监狱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监狱长助理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在挂职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启迪了思维、找到了差距、学到了经验。现结合中心医院筹建工作谈谈自己的挂职锻炼收获与感悟。

一、明确“三个定位”

(一)性质定位。长康监狱对外称为监狱,对内实质则为中心医院。它既不同于一般监狱,也有别于老残犯监狱。它作为我市监狱系统的中心医院,主要职能是为全系统病犯提供医疗服务,而不是收押老弱病残。我们只有把长康监狱的性质明确地区别于老病残监狱,响亮地定位于“中心医院”的位置上,才能纯化医疗服务职能,才能集中精力抓好医院管理,提高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治的能力;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病犯外诊外治带来的监管安全隐患。同时,也是认真落实司法部对罪犯的分管、分押、分教的目标和要求,实现组建中心医院之初衷。

(二)职能定位。长康监狱作为全系统的中心医院。应该具备五大职能:一是监狱卫生指导培训,即指导各监狱医院的业务工作,培训医疗人员。二是疑难危重病犯诊治。三是医学司法鉴定,即保外、伤残、伪病及死因鉴定。四是疾病预防控制。五是监管医学研究,即负责对系统内罪犯疾病构成与治疗,监管医学管理等相关科研工作,指导和服务临床工作。

(三)运行定位。结合当前实情,中心医院目前只能对内运行,采取自主型发展方式,依托地方综合医院在医疗技术上给予全面深度的密切协作、技术指导的办院模式,乃是当前最为恰当的发展方式。同时医学是一门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学科。如果不解决病源、病种单一的问题,医生就会失去练兵的平台,就不利于医护人才的专业成长,不能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也难以解决留住人才的问题。因此中心医院在医疗技术和设备发展到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还应该拓展病人收治范围,在适当的时候,建议重庆学习上海、天津监狱总医院辐射全市政法系统(收治全市监狱,劳教,公安等政法系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充分利用医疗资源。总之长康监狱必须依靠监狱自身,依托社会医疗资源,着眼于政法系统,强化医疗职能,走重庆特色的发展之路。

二、突破“三个瓶颈”

(一)专业人才引进难。医学是一门集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经验性,风险性和不可预知性高度融合为一体的特殊学科。其救死扶伤的职能决定了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特别高、特别严。没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人才,学科建设就无从谈起。没有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医院不但难以生存,而且还潜藏着巨大的医疗风险和安全隐患。因此尽快培养高素质、有专长、挑大梁的人才,是中心医院的当务之急。目前长康监狱基本建设正在快速进行,预计今年年底主体工程即将全面竣工。为确保中心医院运行能够如期进行,人才引进乃是当务之急。建议前期采取以下方式引进:一是在全系统内择优抽调。对全系统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认真摸排,力争把现有的部分高学历、高职称、高资格、高技术、高责任心的专业人才抽调长康医院工作。二是面向全国社会医院公招。三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政策,通过与市公务员局协调沟通,在区县二级以上医院特招(增加医学基础和专业技术实践操作面试)。以考察医疗技术水平为侧重,简化招录程序,切实引进一批具有中高级职称和医疗实践经验丰富,同时愿意从事监狱医疗工作的医技人员。四是在部队医院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中引入。重点吸纳有武警医院和部队综合医院工作经历,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五是聘用少量退休的高级职称医生。部分学科带头人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优秀人才,可以争取政策采取高薪引进、高薪聘用或双挂制的方式解决。卫生部近年来已批准执业医师多点执业,为双挂制方式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运行经费保障难。长康监狱收治和关押的对象决定了不能象其他监狱那样让罪犯从事生产劳动,这就意味着长康监狱没有劳务收入来弥补自身建设发展过程中经费不足的问题。特别是面对目前全国监狱罪犯医疗经费普遍严重超标的现状,中心医院在未来面对全系统病犯的医疗救治过程中还将面临严峻的医疗经费不足的现实问题。我们只能牢固树立安全就是最大效益的理念。以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重。竭尽全力为各监狱罪犯提供优质的医疗救治服务。确保全系统罪犯的生命安全,维护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因此中心医院的所有经费来源都需要市局给予全力支持和足额保障。

(三)激励机制建立难。在公务员现行管理考核体制和工资津贴标准等制度的约束下,如何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成了当前最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在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中心医院。如何将医学人才引得来,留得住,用得活,发挥好成了当前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课题之一。作为中心医院应该根据有利于专业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建立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运行机制,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激发医务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医务人员与医院的成功“双赢”:一是深入开展调研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按卫生行业运行规律办事,尽可能的情况下建立和地方医院绩效考核相近的劳动报酬机制和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允许医院从业务收入的盈利部分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少部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风险报酬、继续教育培训基金,充分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建立卫生技术人员专业晋升激励机制。在规定时间内,未能晋升职称或未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采取行政降级、降低津贴标准、纳入年度考核或交流基层监狱医院工作等手段促进专业人员爱专业、精专业、守专业。在规定时间内,如期通过考试或晋升的,给予物质及精神奖励,在非领导职务晋升中优先考虑,并核实报销相关学习考试等费用。三是建立激励机制,鼓励专业技术员积极参加学历提升、进修学习、学术交流等活动。建立定期交流轮训平台,核实报销培训等相关费用。四是积极争取政策,多渠道解决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津贴、传染病防治津贴,建立医疗风险保障基金,切实解决卫生技术人员后顾之忧。

三、理清“三种关系”

(一)理清单位内部“监狱”与“医院”双重职能关系。长康监狱是一所为全系统罪犯提供疾病医疗和预防为主要任务的特殊监狱。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以医院医疗为主体,监狱监管并重。监狱的所有工作应该围绕“医疗”为中心进行。其双重职能决定了监管和医疗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存。对病犯实施医疗,确保罪犯身体健康是监狱有效执行刑罚的前提;同时,对罪犯有效执行刑罚又是确保医院医疗救治顺利实施的保障。二者既要有机结合,又要各有侧重。在实际工作中长康监狱的主业是医疗服务,必须明确医疗就是改造的实质。因此,长康监狱一切工作应围绕医疗工作开展,为医院工作做好服务和保障。

(二)理清在系统内与各兄弟监狱之间的关系。长康监狱与各兄弟监狱将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双方虽有职能和职责的不同,但又必须密切协作和配合,共同做好对各监狱危急重症病犯的救治和疫病防治工作。在防范医疗风险,规避医疗纠纷等关键环节上竭力为兄弟单位排忧解难。同时如何扮好自己的角色,正确处理协调好关系,需借鉴外省市经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比如:对于病犯在转送中心医院时,建议市局应对中心医院与各监狱之间的收治范围、交接程序、交接手续、双方职责、完善办法、后续处理等环节作出相关具体规定,通过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来规范这一工作环节、分清职责。确保罪犯健康权益得到保障。

(三)理清对外与地方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之间的关系。根据《监狱法》规定,监狱卫生机构应纳入监狱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因此,长康监狱的医疗机构审批、规划、建设、等级评审、卫生防疫等工作都必须归属重庆市卫生局的统一管理。因此长康监狱必须与市卫生局建立密切的关系,在市卫生局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卫生行业规范办院,规范管理。并与所在地的三级医院密切协作。依托地方三级医院医疗技术和设备的优势,指导中心医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医院管理和对急危重症病犯救治等方面综合实力的逐步提升。充分发挥中心医院的职能,确保全系统病犯的医疗安全。

四、规划“三个阶段”

(一)前期初试运行(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运行之初,由于受专业技术人员和医疗设备的限制,暂时只运行门诊部、内科和外科三个临床科室,接收内科和普外科病人。暂不收治传染科、精神科、五官科等病人及女性病犯。拟开设病床约50张。在初始运行阶段不段探索运行体制机制和发展模式,积累医院管理和运行经验,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不断增添医疗设备和完善管理制度,为后续发展积淀经验。

(二)中期基本运行(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通过二年的前期基本运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