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选择

时间:2013-07-05信息来源:广西梧州监狱作者:

 

25年前,我从卫生学校毕业并顺从国家分配,来到广西龙口茶场医院工作(后来称桐林监狱)。到单位后才知道这是一所劳改农场(后改称监狱),而我今后工作的茶场医院是所综合性医院。由于历史原因,监狱大都建在偏僻而交通又不便利的山区,龙口茶场也不例外,它离最近的镇上都有20多里的山路,而方圆几十里仅有我们这所医院,尽管我们医院规模比较小,医疗设备比较落后,但是它却担负着全场干警职工及全体服刑人员的医疗保健和卫生防预工作,另外周边的群众就近也时常来我们这里就诊,可见小小的医院在这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龙口茶场,领导安排我在职工门诊工作,服务的对象是干警职工及周边的群众。当我由一名学生成为一名临床护士,开始履行护士的神圣职责时,才发现事实并非我想象的那样简单,尽管在此之前我已经在地方医院实习了一年,可是要想成为一名可以独挡一面,与医生配合默契的合格护士,并没那么容易。刚上班时,遇到最大的难题是小儿头皮静脉穿刺,记得我独立当班的第一天,碰到一个胖呼呼的小孩要打点滴,真是屋漏偏缝连绵雨,你怕什么它就来什么,由于紧张,还没开始操作,我的手心已经冒汗,虽然在心里一直默默地为自己祈祷,上帝!保佑我能够一针见血吧!可是,上帝还是听不到我的祈祷,连续打了两针都不成功,当时小宝宝正发着高烧,又哭又闹,当我准备再打第三针时,家长已经不耐烦了,说了不少难听的话,而宝宝的爷爷奶奶则在一旁心疼的流泪,眼看着宝宝这么难受,而我却束手无策,此时的我才明白什么叫失望!什么叫技不如人!什么叫难堪!这件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心灰意冷,曾一度想放弃,想改行,想离开这种违反生物钟的夜班。可是想到当初自己的选择,想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信任,想到病人企盼的目光,我终究还是留下来了,留在护理队伍里,留给一个个不眠的夜晚。

对于护理工作,虽然社会给的肯定很少,但总得有人做,只要有医院,有医生,有病人,就得有护士;临床有一说法:“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我既然已选择了护理工作,就当无怨无悔。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自己在护理岗位上己走过了25个风雨年头了,25年!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而对于我来说,却是人生中最珍贵的青春年华。

在我工作的日日夜夜里,始终牢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一颗炽热的爱心传给每一们患者,用无怨无悔的方式写着自己的人生。护理工作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辉煌,但是却写满了简单而又平凡的爱,为病人打针、发药、铺床、叠被、输液、测生命体征、导尿、输氧、书写护理记录、交接班记录等等,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小事,贯穿了我周而复始的每一天。我用真诚的爱,编织着一个个平凡而又现实的故事,换来的是病人治愈,康复后的笑脸。

由于监狱的布局调整,2012年年底,桐林监狱由桐林整体搬迁至梧州。到梧州后,职工医院暂时还没成立,现在我工作的性质虽然不变,但服务的对象却由原来的普通病人换成了“病犯”。面对一个个病犯,最初我从心底里厌恶他们,心想:昔日他们在外面作恶多端,为非作歹,违法犯罪,成为阶下囚;如今病了,是上天有眼,是报应,活该!我不要对他们太仁慈,他们不配得到这么好的治疗和护理。另一方面,又想:警医警护是监狱人民警察队伍里特殊的工种,肩负着不一样的责任,救死扶伤是我们神圣的职责,不论服务的对象是谁,不论是平常病人或是罪犯,我们都应竭尽所能,这是医护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就这样,两种相互矛盾的思想在我脑海里交替浮现,我纠结、挣扎,迷茫,无所适从。直到一个多月后的一天,我一个好朋友的儿子因感情纠葛而一时冲动,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过,踉铛入了狱,我才如梦初醒。原来,犯人也并不是个个都是穷凶极恶、罪恶滔天的,犯罪有时可能紧紧是一念之差、一时冲动或者是无知。入监后,经过监狱警官的教育、改造和感化,回归社会后,他们仍然是个普通的公民,仍然可以是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爸爸。

把思路理清后,整个人就变得轻松起来,也确定了我今后的工作目标。作为监管护士的我,既是病犯的自然管理者,也是服务者,有责任管理和服务病犯,尊重病犯的人格,不歧视病犯,用真诚、善良去感化病犯,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来减轻病犯的痛苦、挽救他们的生命和灵魂。

未来的路还很长,也会有很多的艰难和险阻,但为了监狱的安全稳定,为了自己的选择,为了高墙内那些远离亲人而更显无助的病犯,我会无悔的坚持走下去。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