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游记

时间:2013-07-08信息来源:湖南省东安监狱作者:

 

(湖南省东安监狱唐中华)


老山界是我们长征中所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但是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 

――陆定一《老山界》

8月9日,初秋季节,天气依然有些炎热。根据单位的统一安排,今天要到舜皇山采风。早就想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的我,自然格外高兴。更加令我高兴的是,今天同去的还有单位特意邀请的、省监狱系统文学创作方面的四位“笔杆子”――丁雪山老师、尹建国老师、万经纬老师、范敏老师。

早上八点左右,我和同事加上四位老师共三十余人,在宋政委的亲自组织带领下驱车出发了。因道路狭窄,车辆多,加之半路上大巴车出了点小小的状况,大约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才到达了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景区。

刚一下车,我就看到娥皇溪右侧半山腰石壁上有三个醒目的大红字――老山界。原来舜皇山又名老山界。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中学时代读书时,曾经读过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所撰写的《老山界》这一著名的革命历史回忆录。只是自己当时根本不知道这个老山界到底在哪里?而今真没想到,老山界远在天涯,却近在咫尺。大概因为这篇回忆录,老山界这个土名从此闻名遐迩。

既然来到老山界了,当然要去看看陆公亭。于是,我们一行三十余人就沿着娥皇溪拾级而上。娥皇溪树木林立,郁郁葱葱,溪流淙淙,水汽氤氲。溪流两边有景区管理者精心设计建造的石级,中间还有根据溪流地势结构而建造的小木桥或小石桥。这些别致的小桥,奔腾不息的小溪流,偶尔飞来飞去的蝴蝶,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风景画。最引人注目的大概是那些写在溪流旁大石头上的艺术文字,比如蝴蝶谷、梁祝化蝶、娥皇舞袖瀑等。每到这些地方,我和同事们总是拿着相机咔嚓咔嚓照个不停。将这些美丽的文字和风景,留在自己的记忆之中。

正当我和同事们兴高采烈往前走时,我发现走在前面的丁老正在看路旁的一块石壁。我赶紧跟上去一看,原来石壁上雕刻有文字。丁老正一字一顿的念着:

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按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达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
   我们完成了任务,把一个坚强的意志灌输到整个纵队每个人心中,饥饿,疲劳甚至受伤的痛苦都被这个意志克服了。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

这样的小段文字,大概每隔四五十米的距离,就会在石壁上出现。这些简单、质朴的文字,全部出自陆老的《老山界》,反映的都是“红军不怕远征难”的革命英雄气概。应该感谢景区的设计者,让我们在游览景区的同时,重读了《老山界》,重温了那一段让我们刻骨铭心的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

大概半个小时,我们就到达了目的地――陆公亭。这个小亭是为了纪念1934年11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陆定一先生所在的红军小分队路过此地而修建的。大概是因为景区的雨水较多的缘故,亭顶上长满了野草和青苔,致使小亭显得有些破旧。没有刻意的设计,更没有华丽的装饰,反倒让这个小亭增添了几分历史的沧桑。趁着大家在亭内休息,宋政委早已架好他的专业设备――三脚架和“长炮筒”,对着亭前的小瀑布,聚精会神的拍照;同来的新干警美女亦早已脱了鞋袜,在溪流中抓小鱼……而我和同事们则抓紧时间,和几位老师合影留念。

陆公亭并不是景区的终点站。我们还可以沿娥皇溪而上。考虑到时间关系,我们只得沿路返回。在山脚下的一小店吃完中饭后,我们又去了女英溪。女英溪和娥皇溪的景致,大抵差不多。女英溪的溪水流量、瀑布高度要比娥皇溪更大更高。大概一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就沿路返回了。

等到返回单位时,已到了傍晚时分。整整一天的采风活动就在大家与老师们的相互道别声中结束了。道别之余,我忽地想起了2009年的6月5日那次攀登舜皇山主峰的经历。那天,我和同事们一行二十余人,在“地陪”――舜皇山脚下一农民兄弟的带领下,沿着舜皇山景区背面的一条小道,徒步登上了被誉为“天设湖南第一峰”的舜皇山主峰――海拔1882.4米的舜峰绝顶!山高人为峰。那一次,爬完山后在山脚下吃晚饭时,我喝醉了。

而今天的这次采风活动,我想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四位“笔杆子”传授的写作经验体会,还有老山界的风景和《老山界》记载的红军长征精神。

2009年那一次是酒醉,而这一次却是心醉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