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辽宁监狱精神对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引领

时间:2013-07-22信息来源:辽宁监狱网作者: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2013年年初辽宁省监狱管理局党委高屋建瓴,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在全省监狱系统大力开展监狱文化建设。在动员大会上,省局局长单成繁指出:“加强监狱文化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必然要求,先进的监狱文化与先进的监狱法治文化是监狱走向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一、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辽宁监狱精神引领和主导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对于增强监狱文化的导向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是加强监狱警察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文化是软实力,软实力能转化成战斗力。没有先进的监狱文化作支持,不可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监狱警察队伍,先进文化是建设“三化”警察队伍的根本保障。当前,监狱警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总体明显提升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人受到腐朽思想和落后文化的影响,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缺失,价值观发生偏差,尤其是部分新招录警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没有完全形成,所有这些都需要先进的监狱文化去抑邪扶正,引导广大干警分辨良莠,去粗取精。因此,在新形势下要始终确保监狱警察队伍“不变质”,就必须坚持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用先进的监狱文化筑牢警察的思想防线。

(二)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文化建设,是维护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工程

监狱监管改造秩序的安全稳定实质上是服刑人员改造质量稳步提高的外在表现。监狱警察文化建设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大力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促进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监狱工作的宗旨是改造人,监狱警察文化也应该被用来为改造服刑人员服务。辽宁监狱精神引领下的监狱警察文化蕴藏着明确的执法要求,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抑恶扬善的改造风气。服刑人员置身于这种氛围,可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和素质,可以激发服刑人员对改造、对生活的信心,减少或消除消极情绪,促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提高教育改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警察文化建设,从深层次上维护了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

(三)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是加强监狱内部管理的和谐工程

加强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有利于在监狱内部培植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造就是非分明、惩恶扬善的舆论环境,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如何处理好监狱与警察职工切身利益的关系,如何实现警察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适应监狱形势发展的变化,都需要监狱警察文化在辽宁监狱精神的指引下,以正确的理念去理性地认识和化解各种矛盾,做好教育宣传,引导倡导等工作,并努力促进监狱内部管理各种制度的完善与机制的优化,从而保障监狱工作的内部和谐。因此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警察文化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实现监狱的内部和谐稳定,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种促进与贡献。

二、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选择正确方法,运用有效载体,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不能须臾离开的基础性工作。”积极探索用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对于推进开展以辽宁监狱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辽宁监狱精神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切实抓好监狱警察的教育引导

一方面要把宣传辽宁监狱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点,积极主动地以辽宁监狱精神引领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消除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而导致的警察价值认同的混乱和迷茫。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理论宣传和普及工作,充分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以新的理论视野、新的理论框架、新的理论面貌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品质,用科学的理论、价值观念武装警察、教育警察,指导帮助警察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就要不断增强辽宁监狱精神所必须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二)以辽宁监狱精神为导向,推进监狱警察文化建设

要把监狱警察文化建设与辽宁监狱精神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提炼出监狱工作发展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共同愿景。一是致力于监狱核心价值观的培塑,形成良好风气。要通过各种文化手段和载体,归纳提炼监狱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优良作风和传统,不断丰富发展已经形成的价值观的内涵,从而培育和塑造监狱精神。二是致力于典型人物的宣传,传播先进思想。要积极树立先进标杆,充分挖掘警察身边的典型,深入开展“十佳干警”、“优秀政法干警”评选、表彰和巡回演讲报告工作,增强激励的实效性、可学性。要办好内部报纸和电视新闻,把镜头、笔头对准先进典型,广泛宣传发生在身边的人和身边的事,使每一个先进个体都成为践行辽宁监狱精神的活力载体,形成有利于辽宁监狱精神传播的舆论强势。

(三)以辽宁监狱精神为标准,推进制度文化建设

制度是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监狱警察文化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一要以完善制度为切入点,增强制度的适用性。就是注意把那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上升为制度,保证修订的制度行得通、做得到,既重视基本的法规制度,又重视具体的实施细则;既重视单项制度建设,又重视基本制度与具体制度、实体制度与程序性制度的配套,真正发挥制度的整体合力。二要以强化执行监督为保障点,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但执行必须要有监督。要强化机关业务科室监督制度执行的职能,对执行制度的情况进行全程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保证各项制度真正落到实处,防止和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问题,真正使制度成为监狱全体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四)以辽宁监狱精神为规范,加强监狱行为文化建设

从监狱来说,要加强警察的教育管理,打造良好团队,展示“法制监狱、文明监狱”的形象。一要规范执法,充分发挥辽宁监狱精神的规范约束作用,完善监狱执法机制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程序和规范执法行为,坚持公正执法、执法为民,实现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终形成公正、高效、廉洁的警察执法文化。二要通过实施狱务公开、政务公开,开展行风政风民主评议等,增强执法工作的透明度,构建以公开为依托的良好的监督环境。三要开展文化培训,确立文化发展战略,确定文化建设的内容。要紧紧围绕辽宁监狱精神,契合思想政治工作,确定文化培训的重点,分层分类展开培训。

(五)以辽宁监狱精神为目标,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要通过开展有形层面的文化建设,逐步建立定位准确、特色鲜明的文化载体网络和丰富多彩、生动活波的活动体系,最终建立有利于促进监狱工作全面发展需要的文化服务体系。一要以文化设施建设为载体,提高监狱文化的层次和品位。要加强警察活动场所建设,建设监狱文化活动中心、主题文化广场、人文景观等。建设监狱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等文体活动场地、设施,完备必要的图书和器材;要加强学习型监区建设,按标准配备图书室、阅报栏、宣传栏、文化长廊,建设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二要以文化活动为载体,打造监狱和谐文化。大力开展健康向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三要以网络建设为载体,打造监狱时代文化,努力把信息网络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监狱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监狱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