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精兵强警”战略

时间:2013-07-28信息来源:德州监狱作者:

 

重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毛泽东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也一再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精确阐明了干部队伍对于建树伟业的重大意义。为政之要,首在得人。发展之要,贵在用人。推动监狱事业发展也必须抓住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和根本,着力实施“精兵强警”战略,切实把好队伍建设“风向标”和事业发展“总抓手”,筑牢人为业本、人业共兴的坚实基础。

一、“精兵强警”战略概述及其推进目标

所谓“精兵强警”战略,顾名思义就是从全局、整体的战略高度,科学规划队伍建设的任务目标、价值维度和实践路径,着力打造业务精、能力强、境界高、形象好的一流民警队伍,为推动监狱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从哲学意义上讲,个体存在于整体之中,是整体存在的基础和前提,个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体素养的形成。而作为个体的集合,整体素养的状况反过来又影响着个体的成长与进步。团结个体进而凝结成为拥有相同目标和积极愿景的命运共同体,应是整体建设的理性期求,同时也是个体成长对于整体素养的应然之需。由此可以断定,推进“精兵强警”战略,铸炼精兵是基础,强警兴业是目标。作为事业发展的“总抓手”,推进“精兵强警”战略,应当贯彻人为业本的基本原则,坚持从关注民警能力成长及其主体意识的培育入手,从强化政治素养、道德品行、法治思维、业务技能、文化品位等方面多点发力、综合施治,道之以政,润之以德,治之以法,授之以技,化之以文,才能有效焕发人才辈出、人尽其才、人业共兴的生动局面,实现强警兴业的发展总目标。

二、“精兵强警”战略的应然价值分析

推动监狱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是监狱民警的共同责任和追求。而要夙愿得偿,没有政治过硬、业务精通、执行有力的精兵强警,势难云程发轫、功到自成。因此,推进“精兵强警”战略,应当区分不同的维度,充分考量这一战略决策的应然价值,着力打造民警队伍的政治力、道德力、学习力和执行力。这里的政治力,应指监狱民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具体表现为从政治大局上把握监狱工作形势、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觉悟和能力,是体现监狱工作“政治合法性”的基本保障。政治力决定着战略规划的方向性,是道德力、学习力、执行力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坚定的政治力,就难以确保监狱工作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就会误导监狱工作的价值伦理判断,甚至贻误监狱工作的发展良机。以系统论的视角探究监狱工作发展策略,把监狱系统比作一个大棋盘,全系统、各单位直至基层监区、科室的每位民警立足本职、胸怀全局、顾全大局、步调一致,自觉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方能集聚子力、盘活棋局,实现共同发展的理想目标。这既是对监狱系统各级各部门讲政治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是监狱各级民警政治力的具体表现。

监狱工作的职业特点与法治监狱的价值取向,要求监狱民警必须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道德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道德力则把道德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道德力左右着战略规划的务本性,“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道德存乎人心,其势虽“软”却近乎“硬”。推进“精兵强警”战略,应把道德力建设作为重要的价值选择,持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着力引导民警怀德怀刑、内外兼修,自觉把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作为个人职业生涯的永恒追求,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为民宗旨,弘扬务实作风,保持清廉本色。唯此,才能真正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道德底线,守住党和人民交给的政治责任,有效提升监狱民警的道德自省力、廉洁自控力和品质感染力,实现立德提能、以德强警的美好愿景。

推进“精兵强警”战略,加强学习力建设至关重要。学习是人成长成才的必然选择和根本路径,对于担负教育改造罪犯神圣职责的监狱民警来说,学习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借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和本领落后的问题”,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加强监狱民警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能力建设,也必须借助学习力的现实推动,才能促成民警思想道德、管理教育、文化、业务、心理、警体等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学习力是创新力的源泉,是推动事业发展的核心力。提升监狱民警学习力,既要重视激发民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强化民警学习的毅力和效率,更要注重提高民警学习成果的实践转化力。

执行力是贯彻战略规划、完成预定目标的实际能力。换句话说,执行力就是抓落实的能力。具体到监狱而言,执行力应是精兵强警的“魂之所栖”,政治力、道德力、学习力最终要通过执行力表现出来。没有执行力的队伍,定然不能把政治力、道德力、学习力不一的民警个体集成在一起,进而锤炼成为素能高强的威武文明之师。执行力直接体现着民警队伍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养,影响着安全防范、监管执法、教育改造、劳动管理、综合保障等各项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推进“精兵强警”战略的价值必选。提升民警执行力,应以工作标杆调高、纪律监督调严为基点,着力推进执行力文化建设,以此激发各级民警的履责、进取意识,强化时间、效率观念和改革、创新精神,培育认真负责、崇实务实的工作态度和追求卓越、励志修为的文化氛围,引导民警从抓落实、促成效中提升个体素能,从突破思维定势和经验束缚中创新执行力落地的有效路径,从思想意识与行为实践的融合统一中累积自觉执行的好习惯、凝聚高效执行的正能量,进而生成更大力度、更快速度和更高效度的团队执行力。

三、推进“精兵强警”战略的实践路径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实施“精兵强警”战略,应把民警队伍建设置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宏大背景下,着力探寻顺应时代进步要求、符合监狱发展实际的战略推进之路。

政治铸魂,用好“三力”。作为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监狱工作的政治属性和教育塑新的本体职能,要求监狱及其民警必须贯彻政治铸魂的基本要求,着力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培育政治上成熟的执法者和思想上可靠的施教者。坚持政治铸魂,要以坚定理想信念、找准文化基点、促进民警成长为抓手,综合用好“三力”,铸炼忠诚铁军。一要用好党建推动力。坚持“以党建带队建”,结合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加强党史党策和监狱史实教育,积极推进“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并以党员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深入监区跟班作业、选树党员示范岗、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开展主题党日和创先争优活动为支点,探索激活党建工作活力,持续推动党员民警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自觉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和行为上的先进性,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的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努力形成为民执法、敬业尽责的政治自觉、价值自觉和实践自觉,不断提升联系群众、改革创新、推动发展的现实能力,为打造业务精、能力强、境界高、形象好的一流民警队伍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二要用好文化共生力。结合民警队伍的年龄、知识结构,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统领,采取热点启发、价值宣导、论坛交流等灵活多样的施教方法,着力加强警察文化管理,促使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逐步内化于民警之心、外化于民警之行,固化于监狱文化的特定场域之中,努力为各级民警建功立业、实现人生价值提供准确的时代坐标。要突出发挥党员民警和青年民警的主体性作用,广泛借助革命老区、历史博物馆、革命战争遗址等富集主流文化底蕴的场景教育和实践体验,配合开展观后“心语”展评,强化各级民警认同主流价值文化、共建法治文化监狱的情感、信念和意志,铸炼成长进步的思想之魂,打牢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三要用好示范带动力。作为监狱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各级领导班子、岗位业务骨干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警规,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科学的世界观立身,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做人、谋事和用权,以模范践行为民宗旨的示范带动力引领和传递监狱工作正能量,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培育奋发有为的精神追求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于推动实施“精兵强警”战略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道德塑品,练好“三功”。道德是灵魂的力量,是做人的根本。崇道尚德,其行自远。坚持道德塑品,历练精兵强警,关键要练好“三功”:一要练好道德修养功。东汉王符《潜夫论・忠贵》告诫我们,“德不胜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荀子・修身》也讲:“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强调修身可以成为自强的一种途径。打造精兵强警,也必须抓好“修身养德”这一基本功,坚持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贯穿于监狱执法活动和民警素质建设的始终,广泛运用实体学堂、网上学堂、流动学堂等多种形式,常态推进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