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炮,炮它!”站在边上的“老陕”终于忍不住了,操着一口陕西话,说着就要上手去挪“胖子”的棋子,被胖子一手给挡了回去。站在旁边的“衬衣哥”呵呵笑了几声,说道:“观棋,观棋!”每当晚饭后,路灯下的象棋摊就开始热闹起来!
“老陕”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跟着父亲从陕北老家来新疆的,那年他才七岁。由于父亲会驾驶拖拉机,于是很顺利地进了团机修连。 “老陕”快乐的童年也是在机修连度过的:夏天跳进渠道里抓鱼,秋天爬到棉花堆上晒太阳,冬天跑到雪地里去逮兔子・・・・・・后来,子承父业,“老陕”成了团里的职工,并在连队成了家,开始在连队承包棉花地。由于“老陕”能够吃苦耐劳,并勤于钻研,很快就得心应手了。这一晃就是三十年。如今,花甲之年的“老陕”还是闲不下来,即使跟老伴都搬到到团部住楼房了,但是还是每隔两三天就到地里去转悠一圈,义务给儿子指导指导。平时,“老陕”也没什么特别的爱好,就是闲了爱下两把象棋。这不,今天又来凑热闹了。
“胖子”也是从内地过来的,听口音好像是籍贯河南。到团场差不多也十年了。刚开始在镇上开了一个修车铺,主要是给自行车补个胎、换个零件什么的;“胖子”还算机灵,不知什么时候学会了修摩托车,后来生意开始好了一阵子;这两年,电动车开始流行起来,“胖子”就尝试着进一批电动车在团场卖。如今,“胖子”刚到不惑之年,就俨然一个老板的样子了。白天,忙的不亦乐乎,晚上,就跑到棋摊跟前摸两把。今天来的早些,占上了位置。
“衬衣哥”是兵团今年招录的西部大学生志愿者,由于是学医的,被分到了团医院。到团场还没几天,他就发现了路灯下有个象棋摊,内心甚是欢喜。“衬衣哥”今天晚上不值班,在单位餐厅随便填了两口饭,就跑来观战了。
这是南疆一个普通的团场小镇。走了一拨,来了一拨。夜深了,人散了,路灯下的象棋摊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