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监狱创新病犯教育新模式

时间:2013-08-27信息来源:辽宁监狱网作者:

来源:新华社《高层参考》

多年来,铁岭监狱承担着监管、医疗和全省监狱系统服刑人员传染病防治三种职能,把一批批患病服刑人员改造为社会新人。

1954年3月,为防止时称“白色瘟疫”的肺结核病在劳改系统内扩散,经原辽西省公安厅批准,在铁岭县平顶堡镇筹建铁岭劳动改造队(又称铁岭病监)。2004年12月,“辽宁省监狱系统服刑人员传染病防治中心”在铁岭监狱挂牌成立。2005年7月,为解决全省监狱艾滋病服刑人员关押难题,在铁岭监狱建立了艾滋病犯监区,并逐步摸索出“两宽两严”工作机制(即医疗救助和关心关怀上从宽,日常管理与监管改造上从严)。监狱职能也由单纯治疗肺结核病犯转变为治疗肺结核、肝炎、艾滋病等多种传染病,集预防、监测、治疗、康复、病犯管理等多种职能为一体。

2010年3月,病犯陈某起夜举止异常,被其他服刑人员及时发现并报告给值班干警。事后了解陈某通过《辽宁新北方》电视栏目,得知已瘫痪的妻子和双胞胎女儿一氧化碳中毒,大女儿已经死亡,妻子和小女儿生死未卜,家庭突遭变故使他临近崩溃。次日,监狱决定为陈犯家人捐款,帮其度过难关。当监狱领导将2万余元捐款交到陈某妻子手中时,她难以置信,继而放声痛哭,这细节被《新北方》镜头捕捉,当晚作了跟踪报道。

与此同时,大多数艾滋病犯罪行严重,亲情支离破碎。入狱后“刑期比命长”、悲观厌世易激怒,时有不配合治疗、不服从管理的行为,监狱在严格执法的同时,不弃不离、担当道义。在社会医院唯恐避之不及的情况下,为艾滋病服刑人员实施手术、清创敷药、查体监测。2010年2月,取出艾滋病服刑人员时某、于某腹中异物;2012年6月,给少数民族艾滋病服刑人员艾某做阑尾炎手术;2013年4月,为家人不管的少数民族艾滋病犯吉某实施了“右下睑巨大粉瘤”摘除术。自艾滋病监区成立以来,累计收押收治艾滋病服刑人员百余人,共进行大小手术10余例。无职业暴露和监内服刑人员间传播与感染。

多年来铁岭监狱致力于病犯教育改造模式的创新实践,狠抓服刑人员政治、文化、技能“三大”教育工作落实,选派优秀干警成立“讲师团”,用传统文化精髓占领服刑人员思想阵地。每逢新春佳节监狱领导亲自带队,对特困服刑人员家庭“帮教大走访”,把温暖送进家门、叩开“向善”的“心门”。长期开展一碗生日面、心理保健操、文艺汇演、清明追思会、行为规范知识竞赛,等教育辅助活动,加快服刑人员的改造步伐。

监狱高度重视服刑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与铁岭技师学院联合办学,授之以渔,重建服刑人员自食其力的思想行为模式。与省劳动就业保障部门通力合作,定期对服刑人员的服装加工、计算机应用理论与实际操作技术进行技能培训、考试和鉴定工作。先后有上千名服刑人员获得了服装加工和计算机等级证书。与驻地企业及当地司法部门“无缝衔接”,落实职业推介工作,铺平刑释人员谋生就业、融入社会的道路,托起服刑人员新生的梦想。


 

崔广斌、胡凯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