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监狱会见室――一扇通向社会的文明窗口

时间:2013-09-05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组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监狱作为执法部门,期待更多社会关注、支持监狱工作,监督监狱执法。更期望通过加强会见室这扇“窗口”建设,以及“窗口”里的“使者”,向社会传递出更多监狱的“好声音”,体现监狱机关作风的切实转变。 


 

安徽监狱会见室――一扇通向社会的文明窗口 


 

会见室是罪犯与其亲属联络、沟通的桥梁,是监狱链接社会的一扇窗口。近年来,安徽监狱探索实践,以推进文明会见室窗口建设为载体,不断深化狱务公开,强化执法监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通过会见室“窗口”建设,向社会传递了监狱依法管理、公正执法、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 

2010年,以蜀山监狱为试点,全面启动安徽监狱文明会见室窗口建设工作。在推进实施的过程中,坚持“硬件、软件”并行,更加突出软件建设的目标要求。在硬件建设上,因地制宜地推进达标,突出登记室、候见室、预谈室建设。同时,以信息化为纽带,从探视预约到会见人办理登记手续,从民警读卡验证到会见人进入指定会见区域,全部实现网络智能化管理。在软件建设上,通过制度约束,监督考核等方式,不断提升民警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并通过在会见室设置预谈室、物品检查室、侯见厅、普管会见室等,处处体现充满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如,巢湖监狱针对区划调整,为避免影响罪犯亲属会见,对区号、通讯升级等进行同步调整、及时告知,并对《会见指南》中会见人乘坐公交车到达站点进行及时变更,最大限度地减少服刑人员亲属因误乘带来的不便。在监狱会见室设置相关政策宣传资料展架,这是文明会见室窗口建设的又一亮点,也是各个监狱的普遍做法。通过阅读资料,让服刑人员亲属及社会帮教人士了解监狱的基本情况、执法理念、日常管理流程等,进一步推动了狱务公开。 

为了检验会见室窗口建设工作成效,省监狱管理局先后多次“开门纳谏”,举行监狱开放日活动,积极邀请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媒体以及爱心人士走进相关监狱,主动接受监督。 

通过深入推进文明会见室窗口建设,赢来社会广泛赞誉。2011年3月25日,省人大代表檀莉在蜀山监狱参观后,对监狱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印象深刻,对民警的敬业、服务工作充分肯定。2012年4月的一天,省局收到一位铜陵籍热心群众写来的一封表扬信。信中详细描述了他在陪同朋友到阜阳监狱会见时,会见室的一位女民警热情待人、周到服务的情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回去后特地写来这封表扬信。后据了解核实,该热心群众感谢信中所称的女民警是阜阳监狱会见室民警马洪媛。 

马洪媛作为监狱会见室众多民警中的普通一员,她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但是,马洪媛用实际行动树立了监狱民警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对监狱工作的充分肯定,这也是安徽监狱文明会见室窗口建设成效的有力体现。 

目前,安徽监狱系统通过加强文明会见室窗口建设,有力推动了监狱工作社会化,社会各界纷纷将目光聚集到大墙,将关心送进监狱,爱心团体进监帮教、企业家进监招聘、法律人士进监1对1服务、阳光救助贫困服刑人员,等等,这些来自社会的关注、支持已然成为了常态化。随着监狱工作社会化的推进,更加助力了监狱的长效安全稳定,截至8月,安徽监狱系统实现连续8年7个月无罪犯脱逃、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为服务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美好安徽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