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雨露润高墙

――曲沃监狱监区文化建设侧记

时间:2013-09-11信息来源:曲沃监狱作者:

 

作者: 高兴华

有人说:科技不强,一打就垮;文化不强,不打自垮。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近几年来,曲沃监狱不断创新教育改造理念,大力实施“文化育人”工程,为服刑人员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大餐”和“精神快餐”,用文化的雨露去浸润服刑人员干涸的心灵,有效提高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教育改造氛围。


 

“传”下来的文化净化心灵


“经典为友读书好读好书终生受益圣贤为师勤思考勤反思修身笃行”走进曲沃监狱,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服刑人员教学楼,来到这儿的人们更多地会认为,这儿不像是监狱,更像是一所学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这些记录在灯箱上的文字都是论语、弟子规中的经典名句。监狱在教育人、改造人、挽救人的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服刑人员犯罪正是传统“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文化的缺失。监狱及时将二十四孝、弟子规等国学文化与身边的晋国文化融合起来,宣传发生了晋国古都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提炼文化内涵,总结出“崇德尚法文化育人”的监狱文化精神,熏陶、感染着每名罪犯。曾邀请山西青年报青年讲师进监为服刑人员讲解国学,教导服刑人员运用儒家“修身”的思想,教育指导服刑人员如何为人,如何处事,成为守法公民;邀请山东电视台《天下父母》栏目的讲师,来监进行国学宣讲,以“真、善、美”的思想文化理念,对服刑人员进行道德教育;积极组织服刑人员学习弟子规等国学文化,目前,多数服刑人员通过学习都已能够熟练背诵弟子规,还形成了千人服刑人员背诵国学经典名言的强大阵容。


 

“抓”起来的文化启迪心智


罪犯之所以走以犯罪的道路,想想原因更多的都是因为个人的核心价值观问题,针对这一特点,监狱紧抓三课教育不放松,以学会“做人”为目的,创新罪犯思想教育,重点抓好罪犯做人规则、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罪犯学会重新做人,懂得做人的基本准则,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以学会“做事”为目标,创新罪犯文化技术教育,以特色教育、技术教育和自学教育为抓手,按照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提高罪犯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和劳动技能,增强罪犯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以实现“改造人”为宗旨,创新文化育人工程。重点抓好狱内阵地建设,弘扬改造正气,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优秀的作品教育人,以先进的文化武装人,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主旋律,抵制的消除狱内消极的文化现象,营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调节罪犯的心境,缓解罪犯紧张、郁闷、痛苦的情绪,引导罪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为此,监狱投入专项资金,对监内的文化宣传阵地进行升级改造,帮助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真诚积极改造。《曲沃监狱报》是服刑人员了解监狱整体工作情况,明确改造目标,投递稿件的重要载体,监狱责成专人负责管理,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原来的每月1期增为2期,并根据特殊时段的专项活动开辟活动专栏,到今年6月20日止,报纸已先后出刊408期,为服刑人员指明了新生的方向;《心理导报》则是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服刑人员进行团体、个案心理咨询等,在一定程序上缓解了服刑人员的心理压力;狱内电化教学设备也是忙得不亦乐乎,到现在已经整理、制作爱国歌曲专辑、职业技能视频教材、规范化管理等自制宣传片等近100小时,充实了服刑人员教学内容,使教育资源实现了共享。


 

“悟”出来的文化触动心灵


“妈妈,儿知道错了,对不起您!我一定听您的话,好好改造,争取早日回家,好好孝顺您。”这是服刑人员张某在给母亲拨打亲情电话时说到的。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监狱在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中积极引进感恩教育,服刑人员表演的手语操《感恩的心》,用歌舞形式表达了胸怀感恩之念,新生回报之心,鼓励服刑人员以感恩的心情投身改造,陶冶情操,适时开展感恩活动,如:拨打亲情电话,向母亲送祝福;开展“心存感恩,快乐无限”主题演讲活动;征集感恩母亲的经典祝福语;征集感恩母亲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品;以监舍为小组,召开感恩母亲座谈会等,唤醒了良知,增强了责任感,给服刑人员带来心灵的震憾。服刑人员张某说:以前不知感恩,总觉得别人对自己不好,故意为难自己,现在监狱开展感恩教育以来,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感恩不仅仅是我们对周围人的情感,更是人生的一种境界。现在,我从内心深处觉得对不起亲人,因为自己的犯罪,给家人带来身心的伤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一定会好好把握自己,用感恩的心去对待自己面对的人和事。


 

“兴”起来的文化充实心灵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服刑人员中呈现出犯群思想活跃、兴趣爱好广泛、工余文化生活单调、情绪宣泄方式单一等实际情况,监狱积极进行探索,在服刑人员中成立了读书、音乐、写作、书法、体育等多个兴趣小组,成员达千余人。

“读一本好书”,可以引导服刑人员从无知走向智慧,从阴暗走向光明,学习积累知识,掌握谋生本领,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现在监狱阅览室为服刑人员提供了多种专业书刊及杂志;与县上信誉度高的书店合作,为服刑人员“量身定制”,提供各类所需书刊,以监区为单位,搭建平台,组织服刑人员开展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收获,现在“让读书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的读书态度在小组的服刑人员中已蔚然成风。“写作”是知识生产的过程,文章便是知识的载体。如今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更是真正地进入了“写作时代”,身陷囹圄的囚子也无不例外。刑释出狱的服刑人员关某来到监狱进行帮教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监区长、教导员感谢你们当初的鼓励,如今我已成为千余户村民的村干部,运用在狱中学习的法律知识和写作技能,抓住县上规划调整的机遇,带领乡亲们致富,为村里办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乡亲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我的价值也得到了更大的体现。“书法”是中国古典独有的艺术形式。服刑人员余某原来脾气暴躁,常因琐碎小事与他犯发生口角。后来在监区民警的鼓励下,参加书法小组,每日业余时间都寄练习书法,冶情养性,脾气大有改变,人际关系也得到改善,主动向曾与他发生口角的他犯道歉,并邀请其也参加书法小组。与监区民警在个别谈话中,他深有体会地说到,现在我才真正理解人们为什么说书法是“无声的音乐”、“纸面上的舞蹈”,是“人们情感的心电图”。“唱歌、乐器”小组是监狱特色文化的一朵奇葩,监狱定期邀请专业老师进监讲授基本乐理和演奏技巧,让他们认识音乐,唤起内心对人生的思索和向往,树立起坚定的改造信心和目标,这些小组在重要的活动及节日期间都会编排节目。“体育运动”是活动健身,增强体质的活动形式。监区成立了篮球、乒乓球等活动小组,适时开展竞赛活动,活跃监区文化生活,营造健康改造氛围,监狱还根据实际情况从各监区的小组中抽取精英,组成了监狱的活动小组,篮球组在省局组织的“时光杯”篮球赛中取得第三名的骁人成绩。


 

“奏”出来的文化升华心灵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曾有此论断。每天傍晚,值班的民警们都会听到轻快、激昂的管弦乐练习声,《欢迎进行曲》《走向复兴》《国歌》……伴随着悠扬的旋律,乐声到处回荡,这是监狱自筹经费成立的服刑人员百人管乐队在训练呢!经过将近一年的苦训,乐队成员现正在教育科民警和专业老师的指点与帮助下,练习吹奏中队形变换,时儿变成散落的雪花、时儿变换成闪闪的红星、时儿又成了曲沃监狱的拼音缩写……

组建这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