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警察职业倦怠发生机制研究

时间:2013-09-24信息来源:金陵监狱作者:

 

宫照军[①],

(1、金陵监狱 江苏 南京 211135)


摘要:监狱警察的职业倦怠是由三类压力和相关机制造成的。在短期内不能够改变监狱管理制度的情况下,克服监狱警察的职业倦怠只能通过进行对监狱警察的心理进行调节,培养和塑造完善的职业角色来克服职业倦怠。主要包括:加强角色学习,提高监狱警察职业角色认知水平;加强角色训练,提高监狱警察多种角色互动切换的能力;积极参与职业实践,强化监狱警察角色信念;掌握角色技巧,塑造自主性强的角色自我。

关键词:监狱警察 职业倦怠 机制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Prison Policemen Job Burnout

Gong Zhao_jun1,2

(1.JinLing Prison, JiangSu,NanJing211135 ;2.Nanjing University,JiangSu, NanJing210096 )

Abstract:There is three kinds of pressure and related mechanism cause the job burnout of prison policemen.The only way to overcome the job burnout is to make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and buildperfect professional roleof prison policemen before the reform of prison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 improving the cognitive level of prison police professional role by working har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role switching by more practicing, strengthening the prison professional faith by more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mastering role skills to shape strong role self.

Keywords:Prison Policemen; Job Burnout;


 

职业倦怠,最早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于1974年提出的,[[1]]主要指个体在工作重压下产生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随后在Maslach等学者的研究中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一般认为,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2]]在现代社会高节奏竞争运行的背景下,任何职业都会存在不同形式的职业压力,尤其是在那些随着社会观念、技术革新、工作领域不断变迁而日新月异的职业领域,“职业倦怠”心理,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其中,从事助人行业中的职业人群是职业倦怠的易感人群。如教师、医护人员、监狱人民警察等等。职业倦怠是一种综合性的职业障碍状态,任其发展会给监狱警察的工作、生活乃至身心带来一系列的危害。监狱警察的工作倦怠和他们的身心状况,对组织的承诺和监狱警察队伍稳定性有直接的关系,进而影响到监狱的监管安全和对罪犯的改造质量,因此亟需深刻认识监狱民警职业倦怠的内在机制,思考克服的对策。

一、监狱民察的职业倦怠

Maslach等研究者确定了三个维度来解读职业倦怠的多维结构,分别为:(1)情绪耗竭,感觉工作特别累,压力特别大,个体情绪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对工作缺乏热情且在工作中常有挫折感,时常对工作有为难情绪;(2)去人性化,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消极、被动、冷淡、麻木不仁;对自己的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或者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刻意回避与工作有关的人、物及信息;(3)个人成就感降低,指个体在工作中感受不到个人的成长和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对自己所做的工作持怀疑或负面评价。[[3]]职业倦怠通常会在日常工作中有所表现,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行为表现为:(1)降低自身工作的价值,仅仅把狱警职业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即所谓的“混饭吃”;(2)缺少职业效能感,成功的体验甚少,找不到职业发展与个人价值的结合点,盼望早日退休或改变工作;(3)降低工作标准,仅仅满足于完成任务,甚至出工不出力,得过且过,没有激情,缺乏创造欲望。根据现有对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研究,导致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原因可以归类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面对安全稳定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精神压力大;二是监狱超压和在押犯构成复杂多元,使监狱民警的工作任务和难度加大;三是社会大环境对监狱警察自我意识和价值追求产生负面影响;四是社会对监狱的负面印象使得监狱警察缺乏职业自豪感。[[4]]

综览上述四方面的原因,可以看出监狱警察职业倦怠的发生的原因机制大致有三个层次:监狱工作的运作特点和环境特点造成的职业压力、监狱工作各方面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变迁压力、监狱警察在外部压力的作用下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心理调节产生的心理失调压力。三种压力机制背后牵扯着各种各样的原因,三种机制叠加作用就最终形成了民警的“职业倦怠”。

要消除监狱民警的职业倦怠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需要监狱管理的协调运作,逐步变革监狱工作的固有模式,建立全新的监狱工作形态,消除监狱工作带来的过于紧张的外部压力和发展压力,从根本上消除“职业倦怠”的发生根源。但在这个方面取得成果是长期工作才能取得的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则需要深入研究监狱警察“职业倦怠”三重原因机制叠加作用的原理,寻找其中的结合部,破坏其综合作用的机制,通过对监狱警察的职业认知和职业信念进行引导和调整,激发其内在的理性动力和意志力,从内部消解监狱民警在工作中面对的外部压力和发展压力,实现监狱警察工作心理的常态平衡,进而压减监狱警察的职业倦怠发生率和危害性。

二、监狱警察的职业角色

深刻认识监狱警察“职业倦怠”三重原因机制叠加作用的原理,要从监狱警察的职业角色构建与平衡来入手。所谓职业角色,是社会生活中,当某个成员在特定职业岗位上工作,履行一定的职能时所充当的特定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是沟通和衔接个人与社会的桥梁,个人的价值追求、人生目标、能力特长与社会多方面的角色期待共同凝聚在社会角色上,当社会角色中的个人因素和社会期待因素达到平衡整合,就会使社会职能得到履行和落实,个人价值也会得到实现,这就是所谓和谐的社会状态。反之,当个人的自身人格因素与社会角色的角色人格冲突、发展过程中个人新旧角色冲突、个人自身扮演的数个角色同时冲突或同一角色内部冲突时,就会产生内心的矛盾,矛盾难以调和就会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障碍。监狱警察的“职业倦怠”说到底就是职业角色扮演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角色冲突和矛盾导致的,社会角色扮演的失personal stress and what to do about it.[M]San Francisco, CA: Jossey-Bass.1997.

[[4]]闫玉英,程玉敏.监狱警察工作倦怠问题实证

[[5]]马向真,韩启放编著.社会心理学的原理与方v>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