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警察文化建设的成效与建议

时间:2013-09-26信息来源:江苏监狱网作者:

近年来,监狱机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方针,大力加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不断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推动监狱工作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新形势下,如何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很值得认真思考和深入研究。 

一、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主要成效: 

一是主流文化提振警察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笔者所在的江苏省盐城监狱(大中农场)成立61周年以来,一代代民警用忠诚与执着写就了“艰苦奋斗,知难而进,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盐城监狱精神,并已成为广大民警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广大民警始终保持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姿态,迎接一个个挑战,收获一个个硕果。经过几代民警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硬是将条件简陋的劳改农场建成了全省农村单位第一家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连续168个月实现“四无”目标,在“争当排头兵”的征程中留下了辉煌的足迹,多次被评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尤其是,近年来经过“创先争优”、“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的洗礼,这种文化的精神内涵进一步拓展,弘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监狱人民监察精神优良传统,唱响了新时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核心价值观和“创新创优创业、争先领先率先”的江苏精神、融入了“崇法崇德 致正致新”的新时代江苏监狱人民警察精神,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局域网、传统教育基地、文化画廊等传媒,打造了纪律部队、忠诚卫士新形象,掀起了向汪家杰、张云泉等英模人物学习的热潮,让广大民警内化于心、外见于行,备受激励和鼓舞,成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是文化骨干打造特色品牌。监狱警察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人才培养取得明显成效。盐城监狱文艺骨干组成警剑艺术团,在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和建党90周年等重要纪念日上演了精品节目,邀请江苏省武警总队文工团、盐城市淮剧团、友邻单位艺术团联欢演出,共同举办“党旗飘扬,警徽闪亮”等文艺汇演,开展了系列大型主题性、示范性文化活动,还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民警歌手作词作曲的《大中人之歌》,大中人耳熟能详,成为监狱电视台自办节目的主题曲,唱出了艰苦创业的激情和豪迈,唱出了争创一流的精气神。民警自编自演的小品《考验》荣获全省法治文艺二等奖。民警俱乐部,定期邀请名师指导,开展书法、绘画、摄影、写作等兴趣活动,既丰富了民警文化生活,又发现、挖掘、培养了人才。民警自觉宣传监狱的热情高涨,以队伍建设、教育改造、阳光执法等为题材的文章纷纷呈现于报刊网络,许多优秀作品在系统内外获奖,推动了狱务、警务公开,展示了监狱执法新形象,促进了监狱人民警察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相互融合、和谐共进。 

三是大众文化提升整体素质。文化基础设施和基层文化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新建文化公园、大会堂、图书馆、党团工会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如举办文化艺术节、文艺晚会、篮球乒乓球网球比赛、书画摄影比赛,开展读书交流、学习型组织建设、心理咨询师培训、考察学习、拓展训练等活动,为民警职工陶冶情操、释放工作压力,创造良好条件。以广场卡啦OK、健美操、流动影院为主要特色的大众文化蓬勃发展,吸引了广大民警职工的积极参与,创建了全民文化家园。民警文化建设促进了队伍整体素质逐年提高。以盐城监狱为例,目前,民警具有本科以上学历257人,比“十五”末增加了56.7%,监狱及监狱企业领导本科或研究生学历达100%。45岁以下非本科学历民警全部参加自学考试,还有24人正在参加研究生学习。121 名民警拥有三级以上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占民警总数的29%。8名民警被列为全省监狱系统“212”人才培养对象,其中3人入选中国监狱工作协会“监狱理论研究十百千人才”。 

二、推进监狱警察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近几年,监狱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监狱农村单位地处偏僻,文化底蕴不够厚实,基础比较薄弱,民警文化结构参差不齐,对文化内涵的理解还不够全面,思想上、工作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文化的载体和内容不够丰富,文化人才储备不够多,课题的研究还比较滞后,文化品牌的引路、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还没有充分显现,与实施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要求相比,与监狱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监狱文化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对此,有三点建议: 

第一,创新思维。一是以文载德,用文化的精神鼓舞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忠诚、奉献、公正、勤廉、无私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的精髓。监狱人民警察文化以优良的品德造就人,以崇高的精神鼓舞人,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引导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形成不竭的精神动力,积蓄为警察团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新形势下,文化育警对于民警思想政治建设的意义更加重大,与政治建警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二是以文怡人,用文化的氛围感染人。广泛开展文艺、读书、书法、绘画、体育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让民警陶冶情操,释放工作压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激发献身监狱事业的热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营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氛围。优秀的民警文化活动,是监狱民警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是监狱民警干事创业的精神调节剂,更是监狱机关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三是以文化人,用文化的力量塑造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是提升民警政治、文化、业务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专门的教育培训,营造团队学习氛围,对于打造学习型民警队伍,提高民警履职能力和队伍整体战斗力,既十分重要,又非常必要。监狱各级领导要从加强民警队伍能力建设的高度,更加重视文化建设,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推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加强领导。一是构建组织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切实担负起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努力成为领导文化建设的行家里手。在党委领导下,成立以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第一责任的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以政工干部为主体、行政干部“一岗双责”、党政工团密切协调、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工作机制,形成文化建设强大合力。二是构建制度体系。将警察文化建设纳入监狱“十二五”规划,制定警察文化建设规划、民警文化设施建设实施办法、民警文化管理考核奖励规定、民警“读好书”行动计划、民警文化社团章程等一系列制度,明确目标要求,落实推进措施,保障警察文化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构建保障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为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建章立制,将文化设施设备投入、文化活动经费、文化服务人员配备、责任制考核等列入单位年度预算和责任制方案, 与监狱整体工作统筹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考核,促进协调发展。 

第三,强力推进。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人才兴业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思想,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结构合理、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首先要用好现有人才,进一步加大激励力度,在选人用人上充分发挥其文化特长,在教育培训上优先安排进修机会,在评先评优和晋职晋级上要充分考虑他们为提升监狱文化软实力所作出的贡献,搭好舞台,创造条件,鼓励他们成长成才,建功立业。其次要培养人才,通过以师带徒、岗位锻炼、拓展训练、脱产进修等多种途径,加快推进人才培养工程。此外,要结合新警招录,注重引进文化人才,不断优化民警专业结构,从数量和质量上不断壮大文化人才队伍。二是加强阵地建设。积极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江苏省监狱系统监所民警教育训练中心建设标准》,新建警体训练馆,形成教育培训、图书阅览、警体技能训练、文体活动四大功能区。加快推进监狱中心“文化公园”建设,以本土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打造传统与现代特色相融合的雕塑文化;以假山池沼、长廊亭榭、花草树木、健身器材等为元素,开辟古朴典雅、钟灵毓秀的休闲文化新景观。加强警营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媒体及立体电影院等现代文化设施,不断适应文化发展新要求和民警精神文化新需求。进一步加强居民休闲广场、活动室建设,添置现代文化生活所必需的设施设备,让民警文化活动有平台、有阵地。三是整合文化资源。首先,拜师学艺,把地方高校、文化机构的专家、名师请进来,担任罪犯教育、民警培训、文化科研和人才培养兼职师资,定期举办讲座,指导开展各类活动,不断提升民警文化的层次品位。其次,协作共建,与地方文化部门联合开展流动书市、优秀影视剧展播、经典歌曲点播、文艺联欢等活动,引进地域文化精品,促进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此外,擂台联谊,经常与地方文化部门、监狱周边兄弟单位共同举办各类比赛,如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优秀文学、书法、绘画、摄影作品评比,文艺汇演、歌咏、健身舞比赛、文化论坛等,促进友谊,提高水平。四是加强文化创新。坚持创新驱动,以理论研究引领文化发展。依托省监狱学会监狱分会,成立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