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监狱文化发展方向

时间:2013-10-24信息来源:新疆第三监狱作者:

 监狱文化,是指监狱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具行业特色的包括价值观念、治监理念、行刑方式、群体意识、环境风格、行为规范等在内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一、监狱文化的机构

(一)从内容上讲,由四个层次组成

表层的物质文化。这是监狱文化的第一个层次,即由监狱各种物质设施包括办公楼、食堂、教学楼、劳动车间、大门、监墙、文化设施、园林式景观等在内的器物文化。表层的物质文化是监狱及其管理人员理想、价值观、精神追求的具体反映,集中表现了一个监狱外在的直观形象。

浅层的行为文化。这是现代监狱文化的第二个层次,是监狱人员在工作、学习、娱乐、人际交往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执法活动、生产经营活动、教育宣传活动、协调人际关系的活动,文化体育活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活动等。这些活动反映了监狱及其成员的精神风貌、作风状态、素质修养、人际关系模式等文化特征,也是监狱精神、监狱发展目标的动态反映。

中层的制度文化。这是现代监狱文化的第三个层次,是指监狱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与监狱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监狱制度、规章、组织机构等,是监狱文化中规范认得行为方式、物的管理方式的部分,可称之为约束力的制度性文化。

深层的精神文化。这是现代监狱文化的核心层,是监狱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监狱价值体系、治监观念、管理哲学、道德标准、监狱精神等,是监狱意识形态的总和。精神文化渗透于前三层次,指导着物质文化、整合着行为文化。规范着制度文化,在整个监狱文化中居于内在的支配地位。

(二)从区位上看,监狱文化由三大板块构成

行政区文化。是指管理机构所在的区域,物质设施一般包括监狱行政办公楼、警员、职工食堂、图书馆、训练馆、活动中心、宣传栏、光荣榜等,其文化的主体、载体是监狱管理人员,文化的核心特征也是针对和服务于监狱管理人员的。

押犯区文化。包括罪犯生活区和生产区,物质设施主要包括监舍楼、教学楼、食堂、浴室、操场、多功能大厅、舞台、车间等,其文化的核心特征,是指向、服务并体现于服刑人员的,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指向、服务并体现于管理人员。

服务区文化。即后勤服务区,包括家属楼、休闲广场、超市、服务中心等。警察除了正常工作和外出,基本是在服务区活动,无论是从时间分布或者对人的影响上,服务区的监狱文化,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服务区的文化氛围、人际关系、道德风尚、活动主流等,对管理人员的生理、心理、情绪、品质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三)从建设主体和人格化载体上看,监狱文化由三大群体构成

监狱民警。监狱的管理人员――监狱人民警察,其活动横跨监狱三大区域,毫无疑问,是监狱文化的创造者、体现者、传播者,是无可争议的主要群体。

在押罪犯。在监狱文化建设中,罪犯总体上是被动的,是按照法律和监狱制度要求去执行的。但是监狱因罪犯而建,监狱文化的基本构成部分之――监狱文化,也是以罪犯为主要载体之一的,在警察管理指导下,罪犯也是监狱文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

警察家属。只要监狱警察是集中聚居区内重要的主导群体――警察家属,包括离退休人员,都是作为监狱文化一大板块的服务区文化的主要参与者、建设者、体现者,他们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直接影响“军心”和监狱文化的队伍。当然,少数只有备勤区没有以上服务区的监狱另当别论。

二、监狱文化与警察队伍建设

从监狱的内涵和构成看,它大体上即监狱人文环境的同义语。作为监狱人民警察队伍生长、壮大的基础和土壤,监狱文化无时无刻不在为这支队伍提供着全方位的物质营养和精神滋养。

(一)监狱文化的先进性,决定了它与思想政治工作在对象、目标上的高度重合,从而有力促进着监狱队伍的现代化建设。监狱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都强调以人为中心,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内容、形式与监狱文化是重叠的。监狱文化形成、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凝聚力、润滑力、推动力合形象吸引力,是警察队伍战斗力提高的坚实基础;监狱文化具有的政治导向和道德规范功能,文化建设过程中坚定保持和充体现其先进本质的具体实践,对于警察队伍的科学化建设更是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监狱文化的动态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吐故纳新、蓬勃生机,从而有力促进着警察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监狱文化必须始终注意与社会的文化主流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保持及时全面的交流、沟通,积极吸取营养精华,才能不断发展完善。这一切必须依靠学习、培训来保证。因此,学习、培训的强化过程,“学习型组织”的建设过程,正是监狱人民警察队伍形成学习氛围。增强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效果,追求自我超越,实现自我完善,提高专业素质水平、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的过程。

(三)监狱文化的法制性要求,决定了监狱文化建设必须遵守法律、健全法制,从而有力促进着警察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从治监理念、价值追求,到管理机制、教育手段,监狱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必须合乎而不能违背法律、法规的要求,都必须把依法管理、循章办事、严格要求,有错必纠作为其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层面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意义上,监狱文化的建设过程,与监狱工作法制化建设过程是一致的,监狱文化不仅是从落实规章制度、加强警容风纪等浅表层面上,而且更从树立“法律至上”等法治意识也是精神文化层面上,强化和提高警察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水平。

三、监狱文化发展方向

(一)监狱文化发展方向的基本目标

作为监狱软性战略的监狱文化,其发展目标可归纳总结为:1.创造独具特色的监狱精神和能充分发挥监狱警察及其他工作人员能动性的文化氛围;2.培养监狱全体人员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超越意识、成才意识,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为监狱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强大的源动力;3.促进现代法治监狱的建设和现代监狱制度的完善。

(二)监狱文化发展方向的主要内容

1.提炼或调整、完善监狱精神,根据监狱总体发展方向的要求,确立新观念与新意识,调整价值观体系等。2.分类确立全体人员科学文化和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提出监狱社会形象应达到的标准和水平。3.拟定影响全体人员精神风貌的组织与制度的调整方向与原则。4.规划各类文化活动的发展规模、水平以及相应文化设施的建设,包括徽标、旗帜、歌曲等的设计与创作等。

(三)制定监狱文化发展方向的原则

1.全局性原则。战略性管理必须以全局为对象,从全局出发去实现对局部的指导,使局部得到最优的结果,保证全局目标的实现:一是从监狱总体发展的全局,去谋划文化的发展方向;二是从文化发展的全局,去谋划局部文化的建设。

2.长远性原则。发展方向着眼于未来。发展的全局性特征在时间概念上的表现就是长远性,它直接关系着组织和未来和发展。真正具有发展方向的战略眼光的决策层,绝不会片面的急功近利,深陷于短期行为,而是会通过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向,以未来的要求去制定现在的策略和措施,把眼前和未来很好的结合起来。

3.关键性原则。关键性也就是重点针对性,是指那些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和环节。规划未来研究的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监狱的优势和劣势;要通过分析,把发展未来的重点放在那些最重要的环节上,强化薄弱环节,增强相对优势,最终取得全局主动和优胜。

4.权变性原则。未来愿景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定时期的努力才能达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实施未来发展方向的过程中,但内外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时,或者是当决策层深化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而出现新的理念和思路时,就需要重新审视已确定的规划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修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