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学角度看监狱文化建设

时间:2013-10-28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广东省阳江监狱四监区 覃创明

一、历史上,管理学分以下几个阶段:

(一)、传统管理模式

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机器大生产的产生,市场经济的民展,管理要求从经验进入到科学。三个经典大师发表了三篇经典巨作,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科学管理原理》、宏观管理之父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之父韦伯《社会和经济组织理论》奠定了经典管理模式。一个经典的管理模式,包括两个维度,一为管理目的,二为管理对象。在这两个维度下,要考虑管理宗旨、管理关键、管理方式、管理保证等四个方面。管理宗旨是确保组织任务的完成,管理关键是监督控制人的外部行为,管理方式体现为管、卡、压,俗称“胡萝卜加大棒”,管理保证为科层管理体制。

传统管理的理论基石为:(1)经济的人性设计,人就是追求利益的,是经济利益的理性动物。(2)经纪人假设,人遵循快乐原则,享乐哲学。现实社会是残酷的竞争社会。(3)对经济的行为特征判断为人天生就是懒惰的,人是为了交换利益来到组织工作的。

这套经典管理模式,从工业革命开始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辩证地看这套理论,为什么叫人顶礼膜拜:一对人的自然属性作了科学的解释,二强调了经济因素对人的推动起到杠杆作用。三走法治、规范、科学之路。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遇到了深的危机。传统管理模式扭曲了人的本质,机械呆板的方式,无人性管理对员工粗暴摧残,已经管不下去。

(二)、现代管理模式

工业化中后期,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良:社会生产组织方式除了市场调整以外,还用宏观调整;社会保障方式出现了福利制,社会管理方式由原来极度粗暴变化成为现代管理。现代管理模式从非常著名的霍桑实验入手,使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发生了一系列的调整。激励成为管理者的王冠。

现代管理的理论基石:一是梅奥的社会人假设。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二是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人假设。人天生就是勤奋的,人是可以自我激励的。现代管理模式起点为美国斯凯伦计划,顶点是战后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即灵性管理模式。现代管理模式管理宗旨为以人为本,推动人的发展,管理关键为攻心为上,培养主人翁感,管理方式是自主管理,追求精巧的管理艺术,管理保证是服务意识,创造别人创造的条件。

现代管理模式带来180度的大转弯,实现了管理理论、管理宗旨、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的革命,推动管理效能不断提升。但存在着两大弊端:一味强调人的灵性,忽视管理的科学性,忽视了制度的力量,法制的威力;一味强调人的精神,具有唯心主义。

(三)、最新管理模式

20世纪后半期,人类社会产生了三大浪潮,科技革命、信息化、知识经济。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巨大的变化。四本著名的书号称四重奏把最新管理模式演奏出来:《Z理论-美国企业界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精神支柱》、《日本企业管理艺术》、《追求卓越-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最新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为文化可以成为管理的核心,管理就是文化,管理就是用文化进行管理。

最新管理模式的理论基石是复杂文化人假设。人是特定文化的产物,文化制约人的行为;文化的差异性造就人的不同;文化的变迁决定人是变化着的;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使得人是复杂的。最新管理模式有两个全方位的突破:一是软管理思想。管理过程中,注重管理面对的软性资源,管理方式柔性化,文化是最软的。二是权变思想。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变化自己的管理模式。

最新管理模式展示了管理的辩证法。世界上没有一个绝对的东西,也没有绝对好,一切随条件变化,当今社会正不断将管理推向更深更高。

(四)、管理学的文化建设理论

人相聚为群体,形成系统的组织,这只是组织的形。组织的神是他的灵魂,组织文化是组织的灵魂,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宗旨、共同理想、共同心态、共同准则、共同风格和共同人格。文化按中国解读为人文化及天下,即人的智慧、精神、思维方式在客观事物打上烙印。组织文化的发展态势是,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规范→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即价值取舍→目标追求→精神情操→经营理念。组织文化的核心就是组织价值观。组织不能坐井观天,夜郎自大,要将浩瀚的社会文化内化为企业文化组织文化。组织文化的早期建设为创始人→组织蓝图→创业团队→吸引成员→认同组织文化;中期建设为规范→改革→发展,遇到桎梏枷锁、危机阻力;晚期建设为砸碎枷锁→强力调头→文化改组→破产重组。组织管理者凝炼组织文化再造文化追求卓越文化。

二、管理学理论与监狱文化建设的结合

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而广东省委在2010年7月30日提出了用十年时间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自2009年新一届阳江监狱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提出监狱发展愿景为“五有”:即建立一所“有理念指引、有理论支撑、有制度保障、有管理模式、符合广东监狱实际、有阳江监狱自身特色”的特大型新型监狱。这就是铺开文化建设,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根据管理学的历史阶段划分,最新管理模式中“文化为管理的核心”是相符的,一脉相承的,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各个组织在凝炼其价值取舍、目标追求、精神情操后提出组织理念,就是组织价值观。新时期广东精神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为“忠诚、为民、公正”。新时期广东监狱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为“忠诚事业、崇德尚法、团结进取”。在阳江监狱,我们围绕“人文精神与心灵提升”主题,着力推进“责任、能力、形象、文化”型警察队伍建设。核心价值观是监狱人民警察文化建设的根本和灵魂,是监狱人民警察共同拥有的精神家园。

根据管理学的文化建设理论,组织文化的发展态势是,精神文化化为行为文化,再化为制度规范,最终化作物质文化。我们凝炼出核心价值观,下一步践行核心价值观,将其实践于工作中,指导我们的一言一行。在此基础上,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规范,以文字的形式固化我们的组织文化,并可探索务虚,以理论研究不断追求。最后打上物质烙印,化作物质文化以客观事物屹立在历史的脚步上。

阳江监狱领导班子设计监狱发展蓝图为“转型-规范-提升”,这与学者研究组织文化的建设规律是一致的。组织提出发展蓝图后,组织成员认同共同建设,进而规范改革发展。我们阳江监狱正处于当前阶段,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前期规范的基础上发展遇到了桎梏枷锁,�到了危机阻力,监狱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砸碎枷锁,改革发展。

三、开展监狱文化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文化建设的观念滞后。

实践中,对文化建设的内涵、作用认识不深,制度不全,目标定位不准确,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使文化建设显得十分脆弱,文化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难以发挥,文化建设不能适应监狱现实的需求和发展的需要。一些单位思想上把文化建设等同于文体活动,满足于组织几场体育比赛或组织几场歌舞晚会,这样使文化建设局限于浅层次的表面应付。

(二)、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缺乏

文化建设在人、财、物等方面保障不足,整体规划、保障机制乏力,人员配备不足,所需资金不能保证,相关制度建设不到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管理不善,更新不及时,文化建设工作因缺乏有力的保障而举步维艰。

(三)、文化建设群众参与度不足

1、组织核心价值观与警察个体价值观结合效果不佳。一是组织价值观过于追求形式,形式大于内容,方法单一,无法与警察个人价值观结合,无法深入警察内心。二是警察亚文化盛行。警察个体价值观中的糟粕,拜金主义、罪犯是手中的资源、靠关系办事等亚文化盛行,对组织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有消极影响。如警察茶余饭后总是比较与其他单位的工资、福利、企业奖金多少,对本单位认同度不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