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晚亭大墙小小说系列:山崖遗恨

时间:2013-11-24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小小说)   

振子连焖了三杯。大顺子提起酒瓶倒满大碗,端起,狠狠地,昂起脖子灌下去。52°的桂林三花酒啊!辣的大顺子皱缩了核桃干似的脸额。一通咳嗽后,大顺子撑开眼,看见候在在跟前的振子和他手上的餐巾纸,大顺子用力一拨,顺手将黑糊糊的衣袖往脸鼻上一抹,再问:

“当嘛?”

……

“呆子!”

……

“你就给二顺子整个劳改的先进,让法院判他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减为有期徒刑,而不是无期徒刑。今年旱得呛,这天煞的日头把玉米苗都烤蔫,羊也发温病死光了。村里好多人都投奔了亲戚。二顺子出事那年妈就认定二顺子没命回,就瘫了。我残在命根子上,妈自责生了仔俩没人接……”

振子依然没有回话,点了支烟递过来,大顺子不接,锁着脸对他。振子便塞进自己嘴里,猛吸了几口,吐出的还是先前的说话:

“我不能带这个头!”

……

“你明白的!”

……

“这么做日后我这监狱长如何服众?当初你和妈婶喊我做警察,维护公道,把像村里的二狗子……都收拢好了调教好了,保女娃们都能平安出门……要怪就怪我以前没有警醒他。我们那是边境,贩毒狂!千万千万不能帮人捎带物品过境!朋友也不能信啊……二顺子进来后,也怪我没管好他,让他与别的……人为了一支烟打架。”

沉默中,借着酒力,两人的脑海里不约而同地浮现起了二十年前……

苗子缝头垢面地往村后头山崖上跑,紧跟其后的是大顺子和振子。那天响午,山上的石子阿灌木阿都齐刷刷地镶上了刀牙似的,都嶙峋地张起尖嘴利牙,龇牙咧嘴地睁着狞狰眼睛,虎视眈眈地阻拦他哥俩去追赶苗子。但是,经常在山上放羊的大顺子跑得飞快!此刻大顺子和苗子就站在高高的山崖上,是的!振子在山腰看的真切。

振子记得,那天天空锃亮锃亮的,没有云,老高。山里没有风,山谷静得慌。

村后头这座山崖如刀削般陡,是方圆几百里最高的。前年城里来了几个吃饱了撑的学生哥,从山崖顶拉根绳子往滑下,不知怎的绳子莫名其妙地就断了。那天正好大顺子叫上放暑假回来的振子一齐上山放羊,他俩只听到山谷里啊一声长长的回音,后就死一般寂静了。从此大人封了上山的路,警告村里孩子说山里有鬼魔专吃小孩。

那天,振子确信大顺子把他甩得远远的,追到苗子了!大顺子松了口气,因为苗子说过有大顺子哥在,她就不怕二狗子看她的眼神了。

可就在几个月前,大顺子赶羊去了集市,苗子一个人上山腰锄玉米苗草,悄悄跟踪上山的二狗子,捂紧苗子嘴巴把她拖到山洞里……

后来苗子在家里哆嗦着告诉振子:哥,那天天空锃亮锃亮的,没有云,老高。山里没有风,山谷静得慌。

尽管汗水和泪水模糊了眼睛,但是顺子还是看得真切。高高的山崖上,苗子拼了命挣脱大顺子:“大顺哥,你就让我走吧!你和哥杀了二狗子为我报仇!”这时,死死搂拽着苗子已微微鼓起身子的大顺子一个趔趄……只听到山谷里啊一声长长的回音,就死一般寂静了。只是这时的振子身边没了大顺子,没了主意的他有些疑心于自己的耳朵。他于是用手揉了揉眼睛,再哐啷哐啷地摇了摇几近虚脱的脑袋,看见高高的山崖上,忽隐忽现两个身影,看清了,是苗子和大顺子……

“不――苗子――大顺子!”

振子又猛吸了几口,不对味,烟燃尽。闭着眼睛,他将烟根掐成碎末,索性张嘴一股脑儿吞了下去。他没再给大顺子加酒,而是下了天大的决心似地站了来,把房卡塞到大顺子手里:“饭钱房钱我都结了。”

一个月后的午后,大顺子提个篮子杖着假肢,一拐一蹶地爬上村后头的山崖。他坐在苗子墓前,抖着手抓一把枯草,掴成团,扫出了一小块地,摸索地从篮子里取出酒菜摆上。然后从褪了色的旧式警服口袋掏出旱烟袋,点上火,深吸一口,烟头点上香烛。他茫然地望着无云的天空,一拳重砸在仿佛能自燃的枯草上,扬起一阵刺鼻浓尘。他干咳着,颤巍巍地打开了刚刚收到的振子的来信:

我下周回村接你们。我给你找了个门卫的工作。你们就住我家旧房子那,嫂子那都讲通了。过年过清明我们再一齐回村上山看望苗子。二顺子那里我会严加管教,争取减刑……

信里还有一份省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定书复印件:李二顺,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裁定减为无期徒刑。

大顺子茫然地眺望远方,天空锃亮锃亮的,没有云,老高。山里没有风,山谷静得慌。


 

(1600字) 地址:覃秋林,广西区南宁市青秀区新岸路北一里2号   

邮编:530023     邮箱:903718785@qq.com

发表于《左江文苑》2011年6期(内刊)  《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


 


 

精巧的构思  精致的叙述    

――浅谈覃秋林的小小说《山崖遗恨》的艺术特色


 

作者:广西宜州监狱    诸葛惠明


 

覃秋林的小小说《悬崖遗恨》发表在《广西法治日报》2012年6月文艺副刊。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某监狱长(文章中的振子)的堂哥来见监狱长,要求监狱长利用自己的手中权力,为因贩毒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弟弟操作一下,把死缓直接改判为有期徒刑,以便他们家不至于因为弟弟的坐牢而断了传宗接代的“香火”。当然,堂哥的这个要求被监狱长婉言拒绝了,贩毒的堂弟仍旧被改判了无期徒刑。

从文章的艺术特色来看,《遗恨》构思精巧,语言精辟,人物的勾勒简洁、很形象化。下面,笔者想从四个方面谈谈覃秋林同志这篇小小说写作上的艺术特色。


 

1、结构精巧


 

首先是故事的开头悬念设置精巧。“振子连焖了三杯,”喝酒的人都知道,喝闷酒是最容易醉人的,作为监狱长的振子不可谓不知道。可是故事开头就让这位监狱长连喝下三杯闷酒,可见监狱长是遇到了麻烦事,而且是不小的麻烦事。作者在这里用七个字就设置了一个很能勾起读者兴趣的悬念:这监狱长为什么会连焖“三杯”?这监狱长遇到了什么样的麻烦事?作者设置的这个悬念十分精巧。

其次是人物设置的精巧。小小说因为篇幅所限,人物的数量受到严格限制。《遗恨》明线的人物只有两个:振子和大顺子;暗线的人物先后出场e="text-indent:2em;"> 其次,人物的刻画简练、精到。

如:振子喝酒:“连焖了三杯”,虽然出身于农家,但到底是有身份的人,喝酒使用的是杯子;

而大顺子喝酒:“提起酒瓶倒满大碗,端起,狠狠地,昂起脖子灌了下去”,一个“满”字、一个“端”字、一个“灌”字,作者紧紧抓住了人物的地域性、生活性特点,运用三个极富表现力的动词,把大顺子喝酒形象写得惟妙惟肖。少数民族这种豪爽的喝酒习惯,作者如果没有这种生活经历,没有这种生活的深切体验,没有长期的细致观察,是难以描绘得这么细致、这么传神的。

“52°的桂林三花酒啊!辣的大顺子皱缩了核桃干似的脸额。”一个形容词“皱缩”,把大顺子被烈酒呛的形象很妥帖的描绘出来,紧接着的“核桃干似的脸额”,把长期艰辛劳作的边陲农民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作者这种简练的刻画人物的手法,让人想到了鲁迅先生在《闰土》中对老年闰土的手、脸极简练的刻画,使人记忆犹深。


 

3、浓郁的乡土气息


 

这是《遗恨》的显著特点,也是《遗恨》成功的基点。

在整篇文章中,作者对人物、景物、事物的描述都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乡土气息。在《遗恨》中,这种民族特色与乡土气息的特点随处可见。

如,民族语言词汇的使用。作者出生在广西的一个边陲壮族山村,自小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在写作中,特别是在写自己熟悉的人物、熟悉的环境、要展现特殊的事件时,就必不可少的使用一些民族语言词汇。如:

大顺子问振子:“当嘛?”、“呆子!”

振子在回答大顺子时,说:“……当初你和妈婶喊我做警察……”中的“妈婶”就是壮族对婶婶的称呼。

再如,对大顺子说话、动作的描述;对事件中的山崖的形状、岩石、小路崎岖的描述,都充满了边远山村的特点。作者这种浓重的乡土气息描述,不但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主题,而且能更好的深化作者要表达的文章主旨:贫穷与愚昧共存,私欲与贪腐同在。


 

4、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蒙太奇(Montage)在法语是"剪接"的意思,但到了俄国,它被发展成一种电影中镜头组合的理论。在文学的创作中,文学家们大胆的使用这种剪接式的描述手法:把一个场面与另外一个场面连接起来,而且在镜头间空白的地方又给读者以极大的空间想象力。这样,既避免了冗长的叙述,也简练了情节,还留给了读者极大的想象空间,真可谓是一举三得。

在《遗恨》中,多处使用蒙太奇手法来叙事。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交差,时间空间的立体错位,能让读者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感受到不同程度的情感撞击,产生强烈心灵震撼。如描写苗子与大顺子恋爱,特别是苗子遭到二狗子奸污、苗子自杀前的那一段描述,三人在山崖锋利的岩石中奔跑的场面,振子对整个事件的回忆,读者读来,心灵倍受震撼。

这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在这篇小小说中还有多处。如:大顺子从村里天旱受灾 ,数落到母亲的瘫痪。这些话似乎是一搭没一搭的自说自话,其实,这就是作者着意安排的情节,使读者从这些几乎是没有逻辑关联的画面里,看到了大顺子家里的日子过得很艰难:他一条腿残疾、母亲瘫痪在床、二顺子坐牢,而且是无期徒刑!真可谓是“船漏偏遭连夜雨”了;再如:振子说自己从私“你和妈婶要我做警察……”、从公都要维护公道,数落到二顺子贩毒、再到二顺子在监狱里为了一支烟与他人打架……从振子这些话里读者不难看出,尽管二顺子是监狱长的堂弟,但是并没有得到监狱长的特殊关照,要不然二顺子怎么会为了一支烟而与同犯打架?

苏联电影导演,电影艺术理论家、教育家爱森斯坦认为,将对列镜头衔接在一起时,其效果“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尽管爱森斯坦说的是电影蒙太奇镜头的效果,可是他的这个理论也适用于文学蒙太奇。在作家把各种不同时空的画面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使人可以感受到一种单一画面的描述难以企及的效果。如作者为了突出苗子自杀情节的悲情,采用了蒙太奇镜头重叠的手法:

“振子记得,那天天空锃亮锃亮的,没有云,老高。山里没有风,山谷静得慌。”

“后来苗子(被二狗子奸污以后)在家里哆嗦着告诉振子:哥,那天天空锃亮程锃亮的,没有云,老高。山里没有风,山谷静得慌。”

前一句话是振子自己的记忆,后面重复的话是事情发生以后振子回忆苗子告诉他实情的情景。在看到前一句话时,也许读者的那种同情、愤懑、悲哀、无奈的情感不怎么强烈,但是在看到第二句同样、但是时间和空间都�然不同的话时,读者会感到这种情感在猛然徒增,一种情感的冲动会阵阵的冲击着心灵,似乎会喷发而出……这就是爱森斯坦有关蒙太奇理论的著名论断“不是两数之和,而是两数之积”的效应。由此可见,作者对怎么运用蒙太奇手法运用是烂熟于心了。

文章的最后,作者似乎还没有尽意,再以这句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把这种弱小者狭小生存空间的悲情更是演绎到了极致。


 

5、结语


 

一位在全国??说的精要:“小小说大多把故事浓缩在时空座??中人物生活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大多只是简??富广阔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以白当黑,以少??具有无限的张力。”

《遗恨》无疑是很恰当的做到了这一点,所以??造了一个廉洁、正直、敬业、既理性又很有人ent:2em;"> 《遗恨》在文章的结??俚语的运用、几乎都达到了无可挑剔的程度。??的标杆性作品,也实不为过。

从这几年来看,广西监狱系统中创作??发表的也不少,但是,从作品的创作技巧、艺术特色角度看,像《遗??其右。


宜州监狱    诸葛惠明indent:2em;"> 2013.10.16. (定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