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一所特殊的医院,这里同样有中华医学灿烂的文化,漫步杏林,采撷几枝,强身健体,丰富知识。按照监狱“一监区一品牌”的部署,钟山监狱九监区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五个加强”措施,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打造监区特色品牌。
一、加强环境卫生与监管安全齐抓。
为了改变监舍单调、压抑的环境,创造一个宽敞、干净、安全的环境,监区加强环境卫生与监管安全齐抓,根据监狱的部署,积极进行监区调整,增加病房数量,将病房功能细化,在有限的条件下,尽量保证宽裕的空间,保持空气流通。严格落实卫生制度,做好病房消毒工作;成立病犯护理小组,由专门的男护士管理,保证精神异常、重病、老、残犯地护理;保障病犯衣、食、住,统一跟换白色的床单与被套,为重病饭配置营养餐;做好保障的同时,监区特别重视病犯的监管安全,成立狱情领导机构,合理分配联保小组。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加快狱情的收集与流转,落实“四个重点”防控,制定有效的清监制度,做到清查不留死角,特别是一些久治不愈、家庭变故、精神异常地病犯。合理布局信息员,防止牢头狱霸、欺压他犯、小病大治或私藏药物、不配合治疗等行为。
二、加强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同步。
为了保证每一个病犯都能得到有效的药物治疗,监区根据不同的病情,对症下药,完善罪犯健康档案;坚持每天查房,掌握每天病情发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做好医生会诊,按病情需要,安排专科医生负责,提高治愈效率;规范药物发放,在医生指导之下,监区由警察统一保管和发放药物;针对病人脆弱的心理以及负杂的思想,保证治疗效果,监区提出药物与心理同步治疗,充分发挥心理矫治的功效。目前,针对一些重病犯、艾滋犯、老残犯、久治不愈犯等复杂的思想,监区安排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警察兼任罪犯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及时发现异常心理,鼓励和引导其放下包袱,主动寻求心理帮助,同时组织几名表现好、心理相对健康并具备一定心理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强的病犯,以身说法,协助心理辅导工作,增强病犯战胜疾病的勇气,让其争取早日痊愈,回到监区好好改造,回报警官的关心。
三、加强劳动改造与教育改造共同推进。
适当的体力劳动有助于恢复期的病犯将一些思想压力转移到体力劳动上,分散其注意力,合理的劳逸结合,更有利于其病情的康复。为此监区制定一些积极的考核规定,充分调动病犯积极性,适当的安排一些病犯打扫卫生、护理花草等简单的体力活动,既美化了监区环境,又增强了其体质。除此之外,监区还根据病犯病情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增加病犯之间的交流,减少其内心的孤独感与烦躁感。监区专门安排一名专职警察,每天定时举行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如学走队列、学唱改造歌曲、学做健康手语操,开展投篮、羽毛球、乒乓球等简单的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加强病犯与家人之间的亲情联系。
人生病的时候也是心灵最脆弱的时候,特别是对于高墙内的罪犯更是如此,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的支持能有效的减少其孤独感和畏惧感,提高改造和治疗的积极性。监区运用亲情的力量,根据治疗需要,除安排一般的接见外,还适当地开展亲人进监面对面进行帮教,激励其更好地进行改造。另外医院严格落实病犯的病情告知工作,将病情的变化及病犯近期改造表现告知其家人,并又将病犯家庭对其的鼓励与关心告知病犯,架设好监狱内外亲情帮教的桥梁。
五、加强医院与兄弟单位的积极合作。
病犯的治疗是个复杂与系统的工程,为了使病犯得到更好的治疗,监区积极与医疗单位合作,拓宽社会资源,不断要求医生参加各种资质的考试,选派优秀干警到上一级医院进修,保证医疗技术的与时俱进,并且请具有专业资质的专家到监区上课,特别是对一些专业疾病的鉴定与治疗。除此之外,监区还采取积极地走出去策略,加强与兄弟单位的合作,积极联系社区司法、民政、医院、学校等部门到监区进行面对面帮教,来解答病犯各种疑问,处理在改造中遇到的困难,使病犯感受到监狱和社会各界对他们这一特殊群体抱有一种不嫌弃、不放弃并努力挽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