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未管所举办“手拉手”帮教活动

时间:2013-12-09信息来源:山东省未管所作者:

 

20131123早上800到下午330,山东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以下简称“山东未管所”)1000多人的服刑人员观摩人群在近8个小时的时间里,始终秩序井然,他们的情绪随着操场上帮教活动的节奏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平静。成就这一切的是来自山东大学和济南溯源V8青年志愿团(简称“V8团队”)与未管所开展的“同在蓝天下,共筑一个家”手拉手联合帮教公益活动。山东省监狱管理局葛井泉副局长及教育改造处处长张继友亲临现场观摩了活动。

当天山东未管所30名监狱民警、40名服刑人员、40名服刑人员家长及40V8团队义工分别身着绿、黄、蓝、红等不同颜色的服装共同演绎了一场情真意切、身心愉悦的爱心盛宴,提升了社会对未成年犯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使社会正能量得以有效传播。

悔恨的眼泪:蕴含着希望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感动时。“亲人见面”的环节最令人动容。义工给40名未成年犯用红领巾蒙好眼睛,家长手捧象征一切从头开始的太阳花,悄悄地站在孩子面前,泪水无声地流淌着。未成年犯摘掉眼罩的那一刻,面对着父母,紧紧与家长相拥,泣不成声。此时无声胜有声,寒风料峭的初冬此时也仿佛温暖了许多。“二人对话”环节,父母用颤抖的手指指向蹲在地上的孩子,此时他们明白了,正是他们一次次的指责将自己的孩子推出了家门,推向了犯罪的深渊;而未成年犯更是不忍心指着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知道,此前做过无数次的这个动作伤透了父母的心。站在台上时的告白,一句句“我错了,我知道错了”述说着无尽的悔恨。“谢谢爸爸”,“感谢你们没有放弃我”,未成年犯说出了平时难以启口的话语,与父母抱头痛哭。十一管区未成年犯王某更是跪倒在拖着病腿前来参加活动的母亲面前,久久不肯起来。

角色互换:体会责任与感恩

“把心交给你”环节,一颗红心依次传递,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让所有人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被信任、被认可;“传递呼啦圈”环节,随着小小呼啦圈在紧挽着的臂膀间的传递,团队及协作互助意识也传递到参加人员的心底;“漫漫人生路”环节,未成年犯和他们的家长互换角色,由未成年犯拉着蒙着眼的父母,走过事先铺排好的桌椅。未成年犯小心翼翼牵着父母的手路过一个又一个的障碍,甚至一次次地抬着父母的腿跨过障碍,他们的细心呵护让人感动。“是父母在我们蹒跚学步时给予了寸步不离的照顾,是父母教会了我们用筷子,系鞋带,系扣子……通过这个活动我才知道了其中的付出。爸爸、妈妈,我出去以后一定好好做人,好好孝顺您,好好回报社会”,一名未成年犯如是说。

无私奉献:呵护一份希望

为了成功举办好这次活动,所领导与警察们早在一个月前就和V8团队一起开始了紧张的策划与筹备工作,他们和报名的未成年犯亲属逐个打电话联系,筛选,确定名单。因为这次参与活动的名额有限,许多警察不计较个人得失,主动为活动跑前跑后,有的放弃休息时间自愿做安保工作。有幸参加活动的警察能够放下平时的身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当中,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对于自己工作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体会。一名参加活动的警察说,看到一幕幕抱头痛哭的场景,更加感到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教育好这些未成年犯,使他们能改造好,早日出狱与家人团聚,我们要用更多的奉献,去呵护他们重新做人的希望。

郑重承诺:让爱接力

曾有人说,最美的人生是付出,最甜蜜的回忆是善行。这次来参加活动的40名义工中,有企业家、老师、公务员等,许多人为了活动四处奔走筹集款项,在普通人中间游说传递奉献的精神。充满爱心的V8团队现场为未成年犯捐助了5000余元的学习生活用品,还当场对11名家境贫困的未成年犯实施人均500元的“一对一”亲情救助,并与其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包含心理辅导、就业培训帮助等内容的跟踪帮教救助协议。义工们郑重承诺,类似活动每年都会继续,让爱接力,并且改造表现优秀的未成年犯出狱时他们也会优先予以招工录用。这些措施的推出,在未成年犯间反响强烈,许多未成年犯表示这坚定了他们好好改造的信心,也让他们看到了出狱后的希望。他们一定会加倍努力改造,不辜负领导与警官及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帮扶。等他们出狱后也要参加类似公益活动,把爱传递下去。

 “手拉手”帮教活动通过一系列不同形式的体验式活动和节目,协助家长和警察为服刑人员营造一个互相信任、彼此关爱的改造和生活气氛,而服刑人员也会从中更加懂得警察和家长对他们的真诚用心,同时让服刑人员、家长、警察放下平时的身份和角色,回到最根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学习沟通、信任、支持和欣赏,重新发现彼此之间更有效、更密切的沟通方式,从而为服刑人员积极配合改造,养成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和思想,树立自信,懂得包容和感恩,为早日积极地重新融入和回报社会做准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