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道直通深处,两边的教学楼、食堂、生产区和宿舍有着明快的颜色,连片的草坪绿意浓浓,假山、小湖相映成趣,静怡的氛围中不时飘来一丝音乐声……近日,笔者在耒阳市东郊近距离感受了这座特殊的“学校”――湘南监狱。
“对于一个人而言,不管是否触犯法律,都无法泯灭对大自然的向往。如果服刑人员在良好的改造环境下,自然会引发出美的情愫,激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改造效果。”面对笔者的赞叹,监狱长卜江清对湘南监狱的教育改造环境充满了自信。
成就背后是艰辛的付出。
按照司法部的统一部署,湘南监狱2009年12月底整体搬迁至耒阳新址后,矛盾凸显、资金紧缺,新一届党委高瞻远瞩、力挽狂澜,适时提出了“一年强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大跨越”的战略发展目标,一改过去仅以“保安全”为中心的监管改造主流思想,坚决贯彻“首要标准”,充分明确教育改造在监狱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建立了监狱-监区-分监区-警察个人四级包教体系,狠抓教学时间、内容、进度“三统一”,自筹资金委培心理咨询师138名;投资750万元建成面积达4500平方米的教学楼,设立心理健康指导、职业培训、服刑指导、回归指导、电化教学、教育改造成果展览、科普等七个中心;深化“三课”教育,大力矫正服刑人员行为恶习,提升文化水平,强化法律意识,促进道德修养,培养一技之长,全面提升服刑人员整体素质。监管改造连续三年实现“四无”和“七个不发生”。三年的规划发展,使湘南监狱一步一步走向稳定繁荣。先后获得了全省监狱系统出监教育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管教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监狱工作优胜单位等多项荣誉。这其中,潜移默化式的教育改造工作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今年,在上级组织的多项检查中,湘南监狱位列全省前列,并创建成为省级现代化文明监狱。“湘南监狱已然形成大教育的格局,各项教育改造工作推进迅速,已经走在了全省前列。”省监狱管理局相关领导如是评价。
借力心理咨询 科学矫治服刑人员
搭建优质完善的心理咨询平台,是湘南监狱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一大特色。
不久前,在沙盘治疗及预约等候室里,二监区的服刑人员黄某坐在了沙盘前。沙盘治疗是一种非语言性的治疗方法,适合孤僻内向,不愿交流的患者,求询者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摆放在沙盘中,从而将内心潜意识的东西具体化、意识化,最后把内心压抑的未知冲突思维和不良情绪在无意识间释放和投射在沙盘中,以此来治愈心理疾病。
服刑人员黄某自身经历坎坷,在逃7年最终在父亲的劝说下自首,但对判决量刑不服,认为受到了不公平对待,入监服刑后又担心妻子离开,所以难以安心改造,情绪低落,孤僻自封,并有自杀倾向,包教警察多次对其进行教育,未收到明显效果。来到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后,心理咨询师仔细观察其在游戏中的选择和行为,以此推断其内心想法,然后对症下药,较好地消除了黄某的阻抗和敌对情绪,使咨询师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资料。前后3次咨询,黄某认知水平得到提高,配合情感宣泄负面情绪得到疏导,从而大大改善了情绪,摆脱了自杀阴影。
“湘南监狱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虽然起步晚,但是起点高、进步快,各项工作规范,走在了全省监狱系统前列,建议将湘南监狱心理矫治工作模式在全省推广。”今年7月,省监狱局副局长张建辉在对湘南监狱进行考评时,对其心理健康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
今年,湘南监狱的罪犯心理健康教育率、心理测试率和心理档案建档率均达到了100%,对罪犯新入监、服刑中期、刑满释放前等不同阶段实行全程心理咨询和矫治。今年以来,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共对52名罪犯实施81次心理咨询,有效稳定了罪犯的情绪,消除了监管安全隐患。
动员社会力量 帮教犯人改造
“看到儿子的那一刻,我泪流满面,顿时被幸福的电流击晕了!”今年6月1日,湘南监狱里38位服刑爸爸有幸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共度儿童节。服刑人员谢某于2011年因贩毒被捕入狱,当时,他的孩子还未出生,时过2载,他对儿子的牵挂和思念从未断过,能让他作为一个父亲亲手抱起儿子,谢某幸福感十足,这给了他努力改造,早日出狱的信心和力量。
“监狱,虽然比较威严,但是处处充满爱和希望;我们在这里服刑,是在告别旧我,走向新生。”提起帮教活动,三监区的服刑人员彭某感慨良多,“入狱后,由于感觉对不起家人,我一直在自责中度过,就像行尸走肉一样什么也不想,每天得过且过。”然而,在与北京大学教练文化与科学研究中心深圳LP12举办的“大爱无疆,我的未来不是梦”手拉手大学公益活动中,彭某被义工们传播爱的精神和监狱警官们真心关爱囚子的行为感动了,他说,“那一刻,我不再自责,一门心思只想着争取早日出狱,好好报答亲人对我的爱。”
在此次活动中,监狱引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创的体验式学习方法,贯穿游戏、对话等方式于活动中,警察、LP义工、服刑人员及其家属共同参与,很多服刑人员声泪俱下地向亲人表达了自己的审慎忏悔、改造的决心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三监区的服刑人员雷某与妻子紧紧地抱在了一起,一年前,他与女友在高墙内完婚,他感动地说,“为了爱,我没有理由不好好改造。”
通过亲情帮教,湘南监狱成功转化了一批危顽反改造犯人。今年4月12日,在四监区服刑人员李某的病房里,来了一个阵容庞大的帮教团。李某是邵阳市双清区人,2011年因犯抢劫罪获刑4年,在狱中,有过服刑经历的他,劳动中不仅偷懒耍滑,还不接受技术指导,破坏劳动生产,在遭到批评后,用吞食废机针的极端自残方式进行反抗,住院期间他又以头撞墙和绝食的方式拒绝治疗,虽然监狱领导多次对其进行教育未果,但监狱始终不抛弃、不放弃,最后花大力气请来了他的亲人。在病床前,李某的父母、弟弟以及监狱领导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李某悔恨不已,这个“洞庭湖里的老麻雀”发誓“改正错误,不再犯浑,安心改造,不会再让亲人和警官担心。”
湘南监狱在帮教过程中坚持“面向大众,群众参与;面向社会,团体参与;面向罪犯家属,亲人参与”,在实践中探索出了“监狱搭台、社会团体牵线、服刑人员及其家属唱戏”的教育帮教模式,监狱警察、社会志愿者、服刑人员及其亲属进行零距离接触,让服刑人员在感受社会关爱和亲情温暖的同时受到教育,激发好好改造、早日回归亲人怀抱的强烈愿望。
近年来,湘南监狱先后举行大的社会帮教活动10余场,邀请各级领导和社会人士来监帮教180余人次,为罪犯解答有关法律问题70人次,解决罪犯思想问题620个,解决家庭纠纷16人次。
撷取文化精髓 重塑囚子人生
文化建设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