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
每当看到或者别人问及这个问题时,我总会无奈的摇摇头,因为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这个问题说难也难,说易也挺容易的,说它难,是因为他的确不好回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等同于人民常说的世上最难回答的三个问题:我是谁?人为什么要活着?爱情是什么?
说容易其实也很容易,对于监狱大门内的服刑人员来说,幸福就是自由;对于没有房子的人来说,幸福就是能买得起一套商品房;对于一个烈日下工作的农民工来说,幸福甚至就是口渴时能喝上一瓶冰凉的雪碧。
当代英国爱尔兰著名注释学家巴克莱博士对幸福的理解我非常赞同,他在《花香满径》开片中指出:“幸福的生活少不了三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人活着总要有个盼头,要有个目标,要有个希望。希望是石,可以敲出星星之火,希望是火可以点燃熄灭的灯,希望是灯,可以照亮夜行的路,希望是路,可以引领我们走向前方。
深牢大狱内的服刑人员,特别是对于重刑犯监狱的服刑人员而言,是什么能让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好好改造?是什么让他们在几十年内不自暴自弃?答案就是希望,因为他们盼望着有一天能从监狱走出去,能与家人团圆,尽孝道,陪老婆,带孩子,能过上幸福的日子。如果人一点希望没有了,想必便是绝望了吧,绝望是什么样子,我没感受过,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楚霸王项羽失去希望时选择了乌江自刎,屈原对自己的国家失望时,投身汨罗江。
人这一辈子,无论他生活在何种状态下,无论他是富有还是贫困,无论他是潇洒还是落魄,都应该有自己的希望,无论这微笑多么遥远,多么渺小,或者多么不切实际。
有事做
记得看过一个报道,是讨论最残忍的刑罚是什么?编者举了个故事。抗日时期,日本鬼子抓到一个国民党将士,不管小日本用了什么残忍手段,鞭打,火刑、水刑、坐老虎凳,这位国民党的将士就是不屈,而最后,一名擅长心理学的日本特务把他关在一个漆黑狭小房间里,什么都不给他做,就是让他闲着,结果,这名面对严刑拷打的都挺过来的硬汉却经受不起几十天的无聊日子,最后招供了。
无事可做竟是如此可怕,所以享受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忙碌起来。一个人如果没有事情做,日子就会过得很空虚,你就会发现日子在指间划过如此之慢。正是有事可做,我们才能在做事中进步,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才能在漫长的生命路程中种下满园瓜果。
而我们所做的事情,就是那艘通向幸福彼岸的船的动力,只有手头的事不停止,你就可以开向你幸福的彼岸。
能爱人
《圣经》中关于“爱”的描写是这样的: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有爱就有家,爱使人们成长。因为有爱,所以世间才那么美好,因为有爱,所以人们心底永远存着份良知。
爱是一种美好,是世间最真,最善,最美的情感之一。爱有很多种,但无论是哪种爱,都点缀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朝气,充满活力,催人奋进。我们很容易被感动,父母一个深切的眼神,朋友一句关切的话语……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被别人爱着。被人爱是一种甜蜜,能够爱别人却是一种幸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个世界的人有千千万,但是真正在我们身边的却很少很少,如果我们连上帝赐给我们的这几个人都不能好好去珍惜,将是一种莫大的损失。爱需要勇气,爱需要付出。没有什么是永远属于你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爱,才能体会爱的幸福。
韦唯《爱的奉献》里有这样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人世就会变成美好的明天……
能爱人,会爱人,爱着别人的人,幸福的花香弥漫你的人生。
幸福并不像传说的那样遥不可及―只有找到四叶草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幸福其实很简单:心中有希望,手中有事做,身边有爱人,这就是一种幸福。(中渡监狱 罗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