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支歌,就要唱响激昂的旋律;
是一幅画,就要绘制灿烂的图案;
是一首诗,就要谱写精美的篇章。
一个从警12年的年轻警官,满怀着一腔对党的事业的热忱,为着监狱的安全与稳定,为着社会的安宁与和谐,为着一个个罪囚能够改恶从善走向新生,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地战斗在高墙电网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用他如歌、如画、如诗的无私奉献精神,诠释了法律的公平和正义,展现了狱警的敬业和忠诚。
这个人,就是年方36岁的湖南省长沙监狱四监区监区长周玉山。
真情矫治的“行家”
周玉山始终把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作为工作的“首要标准”。他刻苦学习,孜孜以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了罪犯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取得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他将心理咨询的手段运用到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中,巧妙运用引导启发法、艺术批评法、信任激励法、角色换位法等方法成功转化了数十名顽危犯。
贺犯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刑15年。该犯性格倔强,难于沟通,抗改造情绪十分强烈。作为负责承包的民警,周玉山多次找他交流沟通,启发疏导。为了找到打开其“心锁”的钥匙,周玉山利用一个休息日到贺犯湘潭老家了解情况。原来该犯家中有一个学龄儿子和年迈老母,儿子读书问题一直是其心病。周玉山找到湘潭市教育部门反映情况,又到当地乡政府请求帮助。经过四处奔波,不仅解决了孩子的入学问题,而且还每年获得1000元生活费资助。该犯得知后,像个孩子一样在周监区长面前痛哭流涕,哽咽地表示今后一定好好改造。通过不断教育、引导和鼓励,该犯的思想改造和劳动生产表现发生了质的飞跃,数次减刑后走出了高墙。
周玉山说:“要把服刑人员当人看,关心爱护他们,关注和解决其诉求,教育改造也就成功了一半。”这些年来,他多次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家境困难的服刑人员买生活用品,向其老人孩子伸出援手。在看护因病住进社会医院的服刑人员时,他细心照料,甚至端水倒尿,病友和医生们都被感动了,说周警官比犯人的亲人还贴心。
周玉山还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创新性地进行监区文化建设对服刑人员矫治的实践活动。今年春节,对四监区数百名服刑人员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春节。在周警官的精心策划组织下,服刑人员在高墙里参与了一场让他们感受温馨且震撼心灵的亲情联谊文艺晚会。台上,服刑人员自编自演歌舞、小品等文艺节目;台下,应邀观看的亲属们热泪盈眶。欧某是邵阳市隆回县人,判刑后妻子离婚,父母和2岁多的儿子成了他惟一的精神支柱和牵挂。其父母由于经济困难从未到长沙探视过他。周玉山特意安排民警驱车500多公里,从隆回接来欧某的父母和孩子,让全家人在联谊会上团聚。当欧犯看到父母和出生以来未曾谋面的儿子时,不禁失声痛哭,跪倒在父母面前。此情此景深深地打动了在场的服刑人员。亲情联谊会上,不少服刑人员诚恳表示一定要重新做人。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故事湖南》栏目对这一台洋溢着浓郁亲情的特殊联谊会进行了现场采访,并制作了专题节目,播出后获得了社会广泛好评。
有人曾为周玉山写过这样一首《狱警之歌》:高墙教改度春秋,探索躬行苦作舟。妙手拨疑医痼患,奇招铸剑克顽囚。
一腔浩气甘霖润,遍地金光粲蕊稠。警盾巍然心不已,豪情似火竞风流。
尽职尽责的“卫士”
都说监狱警察是守在“火山口 ”和“炸药库”的卫士,周玉山深知肩上的重任。他基本上每天清早七点准时到岗,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监管区、生产区,晚上九点才回到家里,节假日也总是让其他警察休息,自己主动留守。
周玉山曾担任分监区指导员、管教股干事、狱侦科副科长等职,他利用在西南政法学院所学专业知识,发挥聪明才智,参与侦破狱内案件30余起。
2004年10月,他在株州市公安局石峰分局刑警队提审长沙监狱罪犯彭某时,得知该犯涉嫌参与盗窃株洲冶炼厂银锭(价值近70万元)一案,其同伙罗某等一直负案在逃。为了协助公安机关尽快将其余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他主动向领导请示并10多次找彭犯做工作,经过有效的攻心策略,促使彭犯答应配合抓捕工作。经过周密部署,周玉山假扮彭犯的朋友,与负案在逃嫌疑人保持联系,采取诱其来监狱会见彭犯的方式进行抓捕。在抓捕过程中,其中一名嫌疑人突然从身上掏出匕首顽抗。说时迟那时快,周玉山一个箭步飞身上前,踢掉了匕首,周围的战友一拥而上,擒获了2名犯罪嫌疑人。为此,他被省监狱局荣记了三等功。
忙于工作,周玉山很少照顾家庭。妻子怀孕生子的时候,他正担任狱政科副科长,少有空余时间陪伴和关照,同为监狱警察的妻子虽然心底有些怨言,还是理解同甘共苦的丈夫,默默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使丈夫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去年春节前,周玉山的父亲在常德老家不慎摔倒跌断3根肋骨住院,他因筹备监区联谊晚会抽不出时间回家探望,只能给父亲打电话问候并请求原谅。作为监区长的他肩负了太多的责任和压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8 小时在岗24小时责任”,使他牺牲了许多陪伴家人和休息的时间,家人戏称他为“工作狂”。其实他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之人,也是有着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躯。“对家庭,我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和儿子。”凝视着大檐帽上的警徽,他感到深深的歉疚。
永葆本色的“公仆”
参加工作后,周玉山在单位分配的7平米宿舍一住就是6年,生活十分简朴。他常说:“监狱工作与罪犯打交道,与社会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面对商品经济社会的物质诱惑,我们监狱警察如履薄冰,最要时刻提高警惕。”多年来,犯属通过关系打招呼的、送钱送物的事情屡有发生,他都一概拒绝。
在担任教导员时,服刑人员刘某母亲几次到监狱要求与周玉山见面。无奈之下,他与其母亲见了一面,该犯母亲没说几句话,就将一个信封塞到他的口袋里,转身就跑了。周玉山打开后发现是2000元现金,马上向监狱纪检部门作了报告,并说明了该犯家里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后来在纪检部门的见证下将钱如数退给了刘犯母亲。担任监区长后,找上门的更多了,他秉公清正,绝不让私人感情或物质利益掺杂到工作中来。今年春节和端午节前,几名罪犯家属通过各种渠道打电话来想上门给周玉山拜节,他都坚决回绝了。在监区大会上,周玉山反复重申监狱工作的原则和制度,讲清公开、公平、公正的改造纪律,正告全体罪犯不要想走捷径,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改造上。他公正执法,廉洁从警,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在周玉山和战友们的努力下,监区在教育改造、劳动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大胆创新,改造工作多年实现“四无”,警察队伍素质全面提高,多次被监狱评为“优秀基层单位”、“先进党支部”。他本人2次被评为 “优秀党员”,荣立个人三等功,被省监狱局授予“优秀侦查员”、“个别教育能手”、“优秀调遣员”;2009年被省司法厅授予“湖南省十佳监狱人民警察”并荣立二等功;最近,他被省政府记一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