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延安监狱结合教育改造质量年活动,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在顽危犯矫治中的作用,成功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手段引入顽危犯改造领域,使多名顽危犯得到转化,实现了年内顽危犯教育转化率达到70%以上的目标。
面对近年来罪犯中不断出现的心理问题,延安监狱党委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009年以来,监狱出资共培养了63名获得国家资质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心理矫治专业队伍。2013年,延安监狱重新制订和完善了心理咨询工作制度与流程,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与矫治工作,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在顽危犯教育转化工作中的独特作用。顽危犯作为监管改造的重点对象,大部分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大都恶习较深,反社会、反改造心理强。不思悔改、抗劳抗管、拒不认罪、思想僵化,极个别甚至还存在自杀自残、行凶、脱逃的潜在危险,是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今年,监狱结合教育改造质量年活动相关要求,将这些顽危犯作为重点人群来教育,抽调10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协助监区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工作。对全年摸排出的44名顽危犯逐人展开个体咨询,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撰写心理评估报告,科学作出评判。对6名疑似人际关系紧张、抑郁情绪严重、有自伤自残等倾向的罪犯,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组织专职心理咨询师从他们犯罪恶性程度、危险性质、改造难度等方面,进行面谈、测量,作出科学分析评估,进行心理疏导,开展心理矫治,使6名罪犯改造情绪逐渐趋于平稳。另外,监狱还与延安大学心理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定期邀请延安大学心理系师生来监开展心理咨询和个体心理辅导,面对面为顽危犯搭建心桥,化解心结。通过大学生专业的心理咨询,许多心理有阴影的罪犯变得阳光起来,改造积极性明显提高。
延安监狱尝试将心理矫治引入顽危犯教育转化工作,帮助不少罪犯走出心理阴霾,走上健康的改造之路,为减少和预防狱内突发事故作出了一定的成绩,确保了监管秩序的持续安全稳定。
通讯员:高向荣
所在部门:延安监狱教育科
部门领导:辛文海(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