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纷纷扬扬的雪花,一位“特殊”的客人日前来到乌苏监狱五监区。面对眼前这位再熟悉不过的“特殊”客人,民警们的脸上写满了疑惑和惊讶,但又多了一分欣喜。
“这不是两个月前出监的常某吗?怎么会在这!”民警张峰不解地说。
原来,这位“特殊”的客人正是曾在乌苏监狱五监区服过刑的常某,两个月前才刑满释放,但就是这短短两个月的社会经历,让他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灯。而他此行的目的,也是想将这盏希望之灯带回曾经给予过他无尽温暖的监区…。
当副监狱长朱明昆接过常某事先准备好的锦旗,听常某诉说自己回归社会后的种种经历,当他得知常某有到监区现身说教的愿望时,朱明昆深知常某的这个愿望是发自内心,便立即联系有关人员,着手安排相关事宜。
作为常某曾经的监区长,5年间的点点滴滴都历历在目,常某从一名身患癫痫、具有一定暴力倾向的迷途者走向新生的勇敢者,朱明昆比任何人都了解期间的曲折。
当踏进监区大门的那一刻,常某内心夹杂着紧张和激动,尽管这里的每一间监舍,每一块地砖都是那么的熟悉,但是进入民警办公区却是头一回。五监区监区长吴继成和教导员李伟华立刻将常某迎入办公室,嘘寒问暖。常某也乐此不疲地讲述着自己这两个月来的所行、所思、所想、所悟,一派宾至如归的氛围。待一切安排妥当后,常某以社会公民的身份,身着厚实的棉衣再一次“走进”服刑人员通道。
从门口到大厅,约有50米的通道,常某来来回回走过的次数数不胜数,但这一次,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踏实,每一个脚步声都显得格外清脆。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常某终于如愿以偿出现在五监区全体服刑人员面前,面对这位“老朋友”,每一个服刑人员就像之前民警见到常某时一样怀着同样的心情,至于他会说些什么,又期待万分。
“又跟大家见面了,我这次来是想告诉你们,社会真的很好。我没什么文化,年纪也大了,但是我一出监,政府就给我解决了就业问题,还让我享受了社会低保,我自己都没想到,我这样的人在现在的社会里也能有吃有喝,还能挣钱养家。国家没有放弃我们,我在监狱拿到了电焊证书,没想到电焊在3天的时间里就给我带来了2000多元的收入,我现在也有了正式工作,我算了算,照这样下去,我一年也能挣6、7万块钱,这是我以前想都没想到的……”虽然每一句都很朴实,但是从常某的脸上,人人都看得出,这句句都是大实话,台下一片沉寂。
“两个月的时间我就收获的太多太多。明年1月份,我的住房也能分下来了,政府对我的照顾,我都记在心里。监狱不是可怕的地方,这里的人也不是没有机会,没有希望的。我以前家庭条件本来就不好,爸爸去世了,妈妈身体很差,现在我能自己挣钱,能用自己挣的钱去带妈妈看病,我总算能像正常人一样为妈妈尽一份孝心。这是我最后一次来这里了,你们一定要听警官的话,好好的改造,我希望你们能和我一样,陪在妈妈身边,有自己的工作、自己的房子,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还有很多心愿要去完成,我可以,相信你们也可以。”
常某的现身说教给在场的服刑人员带来了无尽的动力,伴随着又一次的热烈掌声,曾经的同犯们送别了常某。
常某也曾是一位迷途者,但是如今在自己的希望之灯被点燃后,还能去点亮他人,民警们的心中更多了一分暖意,从常某身上,民警们看到了这么多年来挥洒过的热血和青春,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