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震撼心灵

时间:2014-02-19信息来源:柳州监狱宣教科作者:

 

前几天看了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感动中国》2014颁奖晚会,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在物欲横流的现实里,在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总感觉缺点儿什么,特别是在大城市的高楼林立中,邻里之间根本就不认识,出门见面也几乎不打招呼,还有出现的各种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等等,样样都充斥着人们的眼球……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感动中国》这档节目又一次让人们见证了真情,见证了大爱!心底不由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感动中国,真好!

《感动中国》2014颁奖晚会我从头至尾不落下一分钟地全部看完,每一个评选出来的人物都有自己最鲜明的特点,让人那么的敬佩和感动,他们不是明星,但他们又是鼎鼎大名的明星,是我们老百姓心目中的巨星!他们之中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有20年来坚持每周出诊6天的百岁仁医胡佩兰;有荣誉迟到28年而一生不悔的湖北见义勇为好市民方俊明等等,他们确实足以感动中国!其中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门巴族的“护梦人”格桑德吉老师更是深深地感动了我,因为我也是师范院校毕业的,对老师这个职业还是有着很特殊的情感。

格桑德吉是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帮辛乡小学的一名女教师。

2000年,她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当时完全有条件留在大城市工作的她,却选择回到了西藏,并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墨脱县帮辛乡就是她任教的学校。帮辛乡是墨脱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常年泥石流、山体滑坡,条件的艰苦程度可想而知。因条件艰苦,很多孩子因家庭贫困而上不了学,为了劝学,格桑德吉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就连她身怀六甲时也从不间断。当每年大雪封山,道路最艰险时,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而她自己的女儿,从两岁寄托在爷爷家之后至今才见过5次面……十三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对于格桑德吉,推选人彭长城是这么说的:不是远大的抱负,只是广阔的胸襟;不是华丽的说辞,只是纯净的灵魂。她是无私的边疆少数民族教师。

对于格桑德吉,这个颁奖辞真的非常贴切: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执意要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把知识一点点注入一个个乡村。她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

《感动中国》给人们浮躁的心灵进行了一次神圣的洗礼,灵魂深处得到了一种释放。其实我们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只是我们一时懒得梳理,也懒得过问,或许已经习以为常,或许真的忘了,成了一种见惯不惯的恶习。难道我们就让这种冷漠蔓延下去吗?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人与人之间是一种亲密无间的感情,那么,我们收获的不光是一时的感动,更是一生的幸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