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孝的路能有多长

时间:2014-02-21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父亲早逝,母亲独自一人把我和三个姐姐拉扯成人,这样的一副担子,对一个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妇女而言,是何等的沉重和艰辛!然而,母亲挺过来了!非但能让我们姐弟吃饱穿暖健康长大,而且还含辛茹苦地供我从小学读到大学,最后顺利当上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几个姐姐也能体面地出嫁成家。这其中,有多苦多累,惟有天地可鉴,子女深知,局外人是难以想像得到的。一直以来,为了报答母爱,我常常思索如何尽孝。

母亲今年74岁,行动已经不似当年灵活了,我不知多少次动员甚至强迫她过来跟我一起生活,然而脾气“古怪”的她,总是不肯配合,说不愿到我这里,也不想到姐姐那里,坚持一个人在老家独住。她的理由似乎也冠冤堂皇:活动不方便,生活习惯不同,电器不会使用,个人卫生难达到要求,电视不会看,语言不通,没有熟悉的人可以聊天等等,这些原因让她感到难以适应环境,适应新生活,所以,她坚持认为,还是自己的“根据地”――老窝最好。我知道,违母所愿当然不孝,但这样一来,太让尽孝心切的我犯难了。虽然,自己能按时给母亲寄去生活费,也常常打打电话问候,但是,比起母爱,这些毕竞是远远不够的。我深知,“孝”有两个主要内涵:一是利亲,即物质上的赡养;二是善事,即和善侍奉老人,在精神上满足。就目前而言,自己的母亲还是孤独的,作为人子,我还做不到让她老人家开心愉快,谈不上“善事”。几许无奈多愁,这是一份残缺不全的“孝”啊!

虽然有句歌词似能指示出路:“常回家看看”,对,带上老婆、女儿常回家看看!可是,偏偏家远路遥,加上我和爱人都是从事这么一个“忠孝难两全”的职业――监狱人民警察,“常回家看看”,只能说是一个奢望。依法执行刑罚,切实维护好监管秩序,教育改造好罪犯,认真履行职责,是党和人民的要求,也是我们神圣而光荣的职责,这是任何时候不敢也不能松懈的!这份岗位之责与尽孝之责,许多时候,形同鱼与熊掌,难以兼顾。一年365天,仅有清明节和春节那么几天有机会回老家探亲,真正能陪母亲的时间廖廖啊!即便如此,母亲还是经常告诫我,凡事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先,尽心把工作做好,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很多情形下,母亲总是习惯于把自己的利益置于第二位。把工作做好,免除母亲的担忧,也是尽孝的一部分。面对这样的母爱,这样的宽容,我时常泪流满面,面对自己可怜的孝心,又时常愧歉长叹。

今年春节,我有幸回老家陪陪母亲三天,那三天,是我的“尽孝日”啊!我带老婆、女儿去除草、种菜、扫地、铺床、维修房屋、做饭、烧水帮母亲洗脚,带母亲上街吃粉,为母亲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年货,与母亲谈心拉拉家常等等,我忙上忙下,好不开心!仿佛要把自己一年来应尽的孝心凝聚在那难得的三天。子孙满堂却老来孤独,原非她老人家命该如此,全是人了之责啊!三天来我的正常表现竞让母亲眉开眼笑,她陶醉在儿子这份温暧的孝心之中。对这份孝敬,母亲是需要的,而于自己而言,只要孝心常在,见缝插针,一点一滴地去做,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有时,正因稀缺,才弥足珍贵。

人生短促,如今母亲已是风烛残年,燃烧一天就短去一截;又若夕阳西下,虽然谁也无法挽留,但子女可做的,完全可以让夕阳更美好一些。人生之路不长,而尽孝之路则更短,在这段路上,难免会有遗憾,但应该尽量让遗憾更少些!父母之爱与孝道是人生永恒的主题,而“孝”的缺位,是人子永远的痛!

 


 

宜州监狱六监区 覃仁基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