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转变身份角色,明确履职责任,熟悉监狱工作,增强业务知识,提升监管技能,在新民警队伍建设工作中,南川监狱坚持以“六子工作法”为抓手,为确保新民警的尽快成长,尽早成熟,发挥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一是“摸底子”。在新民警岗位适应性培训工作中,监狱通过组织新民警开展自我介绍、单人交流、集中讨论等方式,充分了解新民警的个人基本情况、思维归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监狱通过查阅新招录民警个人档案,加强适应性培训考察等方式,摸清新招录民警的个性特点,能力特长,确保在工作中用对人、用好人、用准人。
二是“换脑子”。认真开展新民警从警教育,让新民警更新思想认识,正视警察身份,明确警察职责,不断增强新民警的职业认同感、职业荣誉感和责任使命感。认真开展廉洁从警教育,教育新民警学会耐得住寂寞、守得注清贫、挡得住诱惑、稳得住心神,自觉遵守从警纪律,确保做到公正执法、清廉执法。
三是“结对子”。在新民警岗位实践性培训中,监狱选派基层骨干或优秀民警与新民警结成“一帮一”对子,坚持以老带新,以优培新的原则,实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结对指导、结对培训,让新民警尽快进入民警管理角色,尽快明确岗位工作流程,尽快熟悉监管基本业务,尽快掌握监管基本技能。
四是“搭台子”。监狱认真制定新民警专项考核方案,建立和完善新民警奖励考核办法。要求选派的基层骨干或优秀民警,认真开展好“师带徒”的“传、帮、带”工作,并建立“师带徒”新老民警指导培训工作的连带责任考核机制,促使老民警主动传、认真帮、专心带,确保新民警积极学、认真学、有所学,助推新民警在培训中不断成长。
五是“引路子”。为了让新民警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尽快熟悉各项业务工作,监狱以轮换岗位,拓宽视野为工作思路,坚持“双三一”岗位技能培训机制(即在监区领导指导下组织新民警坚持开展每周一次服刑人员的集中操训,规范操训要求;每周一次收出工对前讲话,培训讲评方法;每周一次公开教学,锻炼民警胆识。在职能干事和警队长的带领下坚持开展每周一次职能岗位实践,学习执法要求和事务文书;每周一次内看守岗位见习,熟悉工作职责流程;每周一次警队带班见习,掌握管理方法和处突技能),引导新民警全面熟悉监管工作。
六是“压担子”。在岗位实践性培训工作中,监狱还根据新民警表现出来的履职尽责态度和见习工作能力,合理地对新民警进行见习岗位的调配。按照“师带徒”机制要求,在老民警的直接指导管理下,一定程度上给有潜力的新民警加任务、压担子,适当“放手”考验新民警的工作方法,磨练新民警的工作技能,帮助新民警树立“独立”开展工作的自信和勇气,确保新民警在工作开展中积极主动、敢抓敢管,逐渐成长为监狱基层管理工作中的业务骨干。
(南川监狱 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