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未管所践行“安全为先,改造为本,依法治理,科学发展”新型治监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模式,全力确保监所的安全与稳定。截至2014年4月,实现连续18年零11个月无罪犯脱逃,再次刷新了该所监管安全工作历史记录。
五项工作常态化监管安全有保障
多措并举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大力提升监所安全和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监管安全制度落实。强化责任意识,牢固监管安全首位意识,强化民警“一日工作流程”,全面实行徒手进入监管区域;加大“三大现场”直接管理力度,及时掌控“四重点”,严格落实“四固定”,专项教育整治活动,违禁品管控等工作常抓不懈。二是加强刑罚执行工作水平。结合未成年犯的身心特点,采取多元化激励措施,细化计分考核办法细则,提升做公评价机制。三是加强教育改造工作。办好每期入、出所教育培训班,文化、技术教育培训班,对服刑人员分层次进行文化、技能教育培训;心理咨询、心理矫治等工作常态化。四是加强监区文化活动。各监区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劳动时间,积极开展健康向上、喜闻乐见的监区文化活动。五是加强狱内侦察工作。提高狱情分析会质量,正确、准确研判狱情工作,发挥狱侦工作的超前防范作用。及时掌控犯情、狱情动态,加强对信息员、组长、耳目及勤杂事务犯的教育管理。
未雨绸缪建立监管安全长效机制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省厅省局关于加强监管安全的规定,未管所全面开展排查隐患工作,严格落实责任,细化整改责任和工作措施,采取领导带队督查、职能部门巡查、监区自查相结合,监管安全督查和警务督查相结合,日常检查和集中检查相结合的“三结合”方式,切实把各项监管安全制度和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把发生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把对监管安全的认识转化成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打造监管安全的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监所管理,在巩固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提升维稳防控能力,确保监所安全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处突能力
未管所防患于未然,以实战演练的方式,加强防暴处突工作和进一步完善各类应急预案作为确保安全稳定的重要举措。
“各监区请注意:现在启动紧急疏散预案演练!”这是安徽省未管所2014年1月27日晚20:00举行实战演练中的一个片段。按照精心拟定的应急处置预案,指挥中心指挥长下达紧急疏散预案演练的指令后,参加演练的监区依次响起了警笛声,值班民警带领服刑人员按预案要求,快速从人行通道和消防通道紧急向楼下疏散,到指定地点集合。整个疏散演练过程,民警反应迅速,指挥得当有序。
今年第一季度,省未管所先后举行了监舍紧急疏散预案、突发危重病犯应急救治演练。就重点部位、重点环节、重点时段的检查巡查,摸排隐患底数,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整治措施。旨在提高基层民警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筑牢安全首位意识的思想防线。以加强对狱内突发危重疾病犯的医疗应急处置工作,保障服刑人员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维护监管改造场所的安全稳定,提高应急处置防范能力。
靠前指挥领导承包监区
组织民警进行岗位业务学习培训,扎实做好执法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责,提高管理水平。坚持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规范执法行为,切实维护服刑人员合法权益;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形成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勇制度规范工作的有效机制,确保制度落在实处;建立集管理、防范、控制于一体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基层监区建设,强化“三大现场”直接管理,加强一线警力,提高场所整体管理水平;加强民警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政治建警、素质强警、从严治警、从优待警,确保严格、公正、文明、廉洁执法。
强化生活卫生确保安全
不断加强对生活卫生工作的管理。加强狱内环境整治工作,保持生活区和监管区内务卫生的环境整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在食堂管理方面,坚持食品留样制度,保证服刑人员饮食安全。定期组织炊事人员进行体检,未管所定期召开伙委会,听取食品采购等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合理搭配饭菜,科学烹制伙食,确保食物量达标,使服刑人员吃得卫生、吃得标准,健康改造;在内务、环境卫生方面,开展“爱所卫生月”活动,保持“三大现场”的整洁。同时,积极做好H7N9等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安徽省未管所 沐海琴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