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本报记者 田昕 通讯员 林伙星)在福州市金山开发区金亭路,有这么一个特殊的地方。远远望去,它和周围的建筑并无二致。只有走近仔细观看,你才会发现这里的大楼高高悬挂着庄严的警徽,大门处,“福建省榕城监狱”几个镏金大字,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特别鲜亮耀眼。这里有宽敞整洁的大院,鲜花盛开、绿草茵茵,设施齐全的教学综合楼、监舍楼处处透出现代化的气息。
爱岗敬业 力争上游
一流队伍创佳绩
就是在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中,榕城监狱以争创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单位为动力,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在这片特殊的土地上,谱写出了文明建设的绚丽篇章。近3年来,监狱先后获得全国监狱系统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表现突出单位、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省政法系统基层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3名民警分别被评为全国规范化建设年工作先进个人,监狱被省司法厅、省监狱管理局授予年度工作先进单位、队伍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这份出色的成绩单背后,是一支过硬的干警队伍。他们牢记建设文明监狱使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推进监狱的文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教育科科长吴金贵从事教育改造工作已有20多年,他常说,监狱工作虽不是全局,但影响全局,因此,容不得半点马虎,出不得丁点差错。
几个孩子因父母服刑无人照顾,他积极倡议并发动民警捐款捐物,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他多方联系,使残疾服刑人员的“黑户”子女顺利就学;他还四处奔波,先后帮助3位外省服刑人员家属在监狱附近的工厂就业,以方便帮教、促进改造;对长期抗改的顽危犯,他更是不辞辛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点点滴滴化顽石20多年来,他所在的大队、科室先后10多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监管安全“四无”单位和“省级青年文明号”。他本人也被司法部评为“全国监狱劳教工作先进个人”。
吴金贵的事迹只是这支队伍精神风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榕城监狱以“创建文明和谐单位、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为主题,积极开展岗位练兵、职业技能和优质服务等竞赛活动,深入开展争创“先进基层党支部和教育改造、队伍建设先进单位”,评选表彰优秀分监区长、个别教育能手、心理矫治能手、勤政廉政标兵,结合业务把文明创建渗透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坚持“严”字当头加强队伍建设,全监干警队伍文明上进、勤政廉洁、正气浩然。
文化引领 以情感化
争做文明新人
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重塑他们扭曲的灵魂,是监狱的核心功能。榕城监狱依托闽都文化底蕴,大力推行“文化矫治工程”,探索具有监狱特色的现代化教育改造模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监区文化图片展示上,记者看到了琳琅满目的文化教育改造成果:街舞、霹雳舞、鼓乐队、电声乐队、铜管乐乐队;石雕、木雕、十字绣、花灯制作、书法绘画。
在监区,随处可见的《二十四孝》图述说着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故事。监舍走廊两旁的小盆栽错落有致,为监区增添了一份绿意。监舍里,服刑人员创作的书法“自强不息”,苍劲有力地诉说着新生意志。监舍墙上贴着文明公约和孝感动天的宣传板,让整个空间充斥着孝义的气息。服刑人员床头的心灵晴雨窗格外地引人注目,亲人的相片在床头微笑着、注目着。亲情展示墙上记录着与亲友会见的感人瞬间,心形的照片排列,诉说着亲情、友情和爱情。
“世上最无法割舍的就是亲情,最爱我们的永远是父母。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是在这隔绝一方的高墙内。爱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孝离我们那么远,又那么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改造,争取早日获得新生?”这是一位服刑人员在受到孝义监区主题文化教育后的心声。
多彩的文艺活动,感人至深的亲情帮教,传统文化的丝丝浸润,激发了广大服刑人员争做文明人的热情。在日前开展的“中国梦,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中,服刑人员踊跃参加,情绪高昂。
“虽然我们犯了罪,但我们也有梦,我一定要改过自新,从点滴做起,加强道德和文明规范的养成,回归社会争当合格的文明市民,赶上时代的步伐。”服刑人员纷纷从各自的改造现实出发,诉说新生梦、团圆梦、创业梦、成功梦……虽然没有华丽而慷慨激昂的词汇,但字里行间都透着坦诚,展现着质朴,抒发着真情。
榕城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黄一伟表示,今后监狱将持续开展“中国梦,我的梦”主题系列活动,凝聚强大精神能量,传播“立德树人”正能量,激励广大服刑人员改造的积极性、提振他们的感恩心、责任心、自强心,让他们正确面对过去,坚持心中梦想,用勤劳和智慧去创造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
爱心奉献 无私服务
引领文明新风尚
志愿者,是文明创建的生力军;志愿服务,是文明的一个标杆。在福州市的众多志愿者中,活跃着一群特殊的身影――他们就是榕城监狱的民警志愿者们。
榕城监狱直属一中队副指导员高建辉是一名资深志愿者,先后加入了“同人助残志愿者服务中心”、“萤火虫”助学机构等十多个公益团体,并参与创建了“福州血友之家” 等志愿服务机构。2006年的一次入户走访,高建辉结识了孤寡残疾老人谢阿姨。从此以后,他八年如一日地为老人送去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不是儿子却胜似儿子,让这名早年丧子、生活困苦,几次想轻生的老人重拾生活的信心。
像高建辉这样的民警,在榕城监狱还有很多。据监狱副政委、政治处主任黄洪培介绍,近年来,在监狱党委的领导下,广大民警在立足本职的同时,还积极投身于各种公益事业。成立首支民警自行车志愿服务队,向市民发放“爱心倡议书”千余份;参与“骑行送温暖”活动,为在校困难学生送去文具、书包以及书籍;骑行队还深入大街小巷,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成为了城市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积极参加义务献血活动,用“热血”和“微笑”诠释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道德品质。开展金秋助学活动,让多名贫困生和特困服刑人员子女圆了上学梦。与残疾人卓正道“正道书屋”挂钩帮扶,长期支持书屋建设;与福建启能研究指导中心组成共建单位,定期走访慰问残疾学员。新春佳节之际,监狱还与中心合办“新年福乐嘉年华”联欢活动,用关爱的阳光照亮残障人士的心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的真心付出和无私服务,赢得了掌声,也摘取了硕果。监狱连续分别被评为省直机关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先进单位和2012-2014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单位;陈熙5位等民警荣获无偿献血文明之星等荣誉称号;11名民警评为先进个人,1名民警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13年6月,监狱还被省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评为全省扶残助残先进集体,成为全省监狱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也有人质疑:监狱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把这么多时间和精力用来做公益值得吗?对此,黄一伟监狱长自豪地说,在高墙内,他们既是工作上的一把好手,也是业务标兵。他们用情用理,帮助误入歧途的囚子走向新生。在高墙外,他们作为城市的一份子,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用爱和奉献,为城市的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充分展示了新时代监狱青年民警的爱心、善心、公心和为民服务的良好道德品质,让文明之花盛开在高墙内,绽放在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