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下午,钦州监狱一监区新调任的教导员陆万志同志,刚刚在监区例会上与全体同志见面,就立即赶赴习艺楼劳动现场,了解监区生产进度和罪犯改造情况。15时40分,刚走出习艺楼,陆万志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差点摔倒,他急忙伸手扶住身旁的韦铭端同志的肩膀,说:“快送我去医院!”韦铭端同志二话不说,搀扶着陆万志快速走出监门,立即驱车前往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诊治。经确诊,陆万志同志罹患突发严重脑溢血,病情危急!医院马上组织抢救。因送治和抢救及时,陆万志脱离了生命危险。
第一时间伸援手 危难之际显真情
得知陆万志当天突发疾病送医救治后,监狱领导立即委派相关部门同志前往医院探视。了解到他病情较重需要时刻守护观察,而身边仅有妻子和正在读书的女儿,监狱党委马上研究并征求相关人员意见后,决定在不影响监管警力的基础上,抽调一部分人员轮流前往医院帮助家属照看陆万志,并嘱咐轮值人员要详细了解医治情况并及时向监狱反馈病情进展。虽然大多要在工余休息时间前去医院照看,但同志们都表现得很积极并无半点怨言。细心协助家属对陆万志进行日常护理,尽力帮忙不让家属太劳累。监狱领导多次到医院进行慰问,细心安抚鼓励家属,给予她们极大精神支持。陆万志的妻子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感慨道:“监狱通知我老万出事时,真是感觉晴天霹雳,等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老万,更是心乱如麻。幸亏有监狱领导和同志们在身边帮忙,我才能渐渐平复下来!”
其他同事和邻居都对陆万志的病情非常牵挂。与他共事多年的老警察说:“我和老陆是多年的老同事老朋友,彼此有深厚友谊,看到他病重,总想着怎么样能多帮帮他。”工作中得到陆万志带领帮助的青年警察也时刻惦记着这位监区老领导,此前那位及时护送他前往医院救治的年轻警察已多次前去探视。监狱生活区的老邻居们也纷纷自发前往探望,都表示:如果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大家同在一个单位小区生活就好比是一家人,能帮的都要尽力帮!
随着陆万志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并逐渐趋于稳定,为使家属能安心照料,不被其他琐事影响忧心,监狱领导明确表示,将根据情况需要继续提供必要的帮助,劝慰她们安心照顾好陆万志。当了解到医疗费用太大,家庭无力承担时,监狱工会立即发出倡议,号召大家为陆万志同志捐款。同志们踊跃捐款,短短几天里,陆家共收到捐款58510元。其中包括个人亲自到医院慰问捐款13300元,工会收到的捐款45210元。
默默无闻扎根基层 兢兢业业忘我奉献
陆万志同志是一个平凡的人,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他有的是一颗努力工作、真诚待人的平常心。陆万志用他兢兢业业、忘我工作的行动践行了一个普通监狱人民警察的奉献精神。
1995年,22岁的陆万志刚参加工作,适逢原百色监狱的艰苦创业时期,血气方刚的他凭着一腔热情与执着,与广大同志们一步一个脚印,为打开监狱工作新局面,挥汗奋斗。如今19年过去了,百色监狱从桂西山区搬迁至北部湾畔,并更名为钦州监狱,陆万志同志也从当初的普通带班干警成长为监区教导员。无论是队伍管理、罪犯教育,还是生产经营,各项业务他都积累有丰富经验,因工作出色多次受到上级嘉奖。丰富的历练使陆万志身上呈现出监狱警察特有的正气和沉稳,工作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总能冷静思考妥善应对。去年,二监区创建规范化监区,对于此项工作,全区监狱单位都在“摸石头过河”。身为监区长的陆万志,在与同事们交流创建工作思路时,总能提出富有见地和亮点的构想规划,调动起大家的参与热情。大到制定创建方案,小到制作创建版本,事无巨细,积极参与;警体训练挥汗如雨,巡查工场督促落实,事必亲躬,率先垂范。在陆万志和同志们的努力下,二监区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区首批成功创建规范化监区之一。“规范化监区”这一块小小的牌匾,凝聚了陆万志与同志们多少的心血啊!
在平时的生活中,陆万志性格爽朗,与人交往坦诚相待。他热心助人,特别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推心置腹教导他们,敢于给他们压担子,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生活中他不像监区领导,更像是老大哥、好朋友。年轻的警察在他手下换了一茬又一茬,有的升任监区领导,有的提拔为分监区领导,有的调到机关任内勤。年轻人的成长,离不开他悉心的栽培和无私的帮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帮扶互助蔚然成风
病魔无情人有情,在监狱领导和众多同仁的关心帮助下,陆万志同志才在危难之际,得到如此特殊、高效、充满关爱的救助。而此类互助帮扶的感人事迹在钦州监狱并不鲜见,诸如积极献血捐款帮助职工患病的小孩、群发短信联合搜寻走失的职工老家属、捐款帮扶困难职工子女上学……多年来,钦州监狱已建立形成帮扶职工的应急联动机制,职工突发任何事件,监狱都能快速发起号召,广大同志积极响应,群策群力帮助困难职工共同渡过难关。“友爱、团结、互助”的精神已成为联结监狱广大警察职工的坚强纽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里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也正是依靠这种真诚的友爱团结,同志间才形成无比强大的凝聚力,使监狱得以克服任何困难不断发展进步。
(钦州监狱 凌学康 罗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