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讯(通讯员张晓蓉)8月28日,新疆昌吉监狱召开2014年刑释就业人员报告会,报告会上,曾在昌吉监狱服刑改造并刑满出狱的黎满福、王维江、胡春峰、吾斯曼・尼亚孜用真挚的感情讲述了他们新生后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艰苦创业、守法致富的经历,感动了在座的每一个服刑人员。
报告会上,黎满福、王维江、吾斯曼・尼亚孜依次走上主席台,讲述了自己如何从刚出狱的迷茫、不知所措到在家人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和鼓励下成功就业谋生,在社会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过上了美好生活过程。现在,黎满福已是一家颇具规模的田园度假村的经理。和许多刚刚开始创业者一样,创业初期,他也遇到了许多困难,流动资金短缺、客源的不足、食材的浪费、管理经验的单一等等,是监狱民警、家人和社会爱心人士给了他战胜困难的勇气,现在,他的度假村办的红红火火。吾斯曼・尼亚孜在讲述自己的创业史时,几度哽咽,由于家庭贫穷,吾斯曼・尼亚孜很早就在社会游荡,沾染上了很多恶习,最后以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6个月。在监狱民警的教育和挽救下,他悔过自新,努力改造,积极参加监狱组织的农艺工和果树栽培培训班,对果树的栽培与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出狱后,经过细致考察,向信用社低息贷款,并在乡政府的协调和帮助下,承包了昌吉市郊区的十亩葡萄园,为了进一步学到果树栽培的最新技术,吾斯曼・尼亚孜又报名参加了行业培训,坚持向书本学习,向资深的技术指导学习,通过边学边用,他很快就成为村里葡萄种植业的“百事通”,并且,他承包的葡萄园也大获成功,掘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昌吉正运大二手车销售有限公司经理满玉平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王维江、胡春峰刑满释放后在其公司做维修工的工作表现。一开始,满经理也是心存顾虑的,毕竟,他们是坐过牢的人,会不会制造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是,事实证明,他的顾虑是多余的。王维江、胡春峰来到修理中心后,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现在,他们的薪水也因辛勤努力和付出而日渐提高。目前,他已经成长为修理中心的业务骨干,带上了徒弟。满玉平经理感慨的说:“想不到服刑人员在监狱也能学到职业技能,以前我们不了解监狱,认为监狱就是关押罪犯、强制进行劳动改造的地方,没有想到监狱能为罪犯提供这么好的受教育机会,造就出如此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来,以后招聘工人,监狱将作为优先考虑的单位,也算是我们社会公民为挽救失足浪子做出一点贡献吧!
报告会上,昌吉正运大二手车销售有限公司经理满玉平向昌吉监狱赠送了各种书刊杂志并与昌吉监狱签订了帮教协议书。
昌吉监狱党委副书记、胡智明政委在讲话中说,刑释人员就业安置帮教是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他强调说,这次报告会从形式和规模上来讲,在昌吉监狱历史上尚属首次。目的就是通过介绍和推广刑释人员就业经验,使仍在监狱改造的广大服刑人员看到希望,明确目标,鼓舞信心,能以黎满福等四人为榜样,在社会、监狱、家人的共同关心和教育下,早日破茧成蝶,顺利就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昌吉市就业服务局局长刘霞、昌吉州司法局基层科科长武卫军、昌吉市就业服务局副局长、昌吉州万事技能培训学校校长马贺、昌吉正运大二手车销售有限公司经理满玉平和新疆电视台、昌吉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及监狱有关科室的负责人参加报告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