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敬业、奉献的做人典范

――记四平监狱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范跃民

时间:2014-09-02信息来源:监狱信息网作者:

 “大个儿、大脚、大嗓门。”――在四平监狱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他高大的身影,每块土地都留有他坚实的足印,每天都能听到他洪亮的声音。他就是民警职工口中常说的“大范”,被誉为四平监狱“安全卫士”的安全监督管理科科长――范跃民同志。

参加工作38年,担任安全科科长近10年。他勤奋进取、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为四平监狱的安全生产忘我工作。用实际行动阐释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忠诚事业、尽职尽责

四平监狱所属的吉林省石岭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曾是全省监狱系统唯一一个具有自主品牌的监狱企业实体,其安全生产管理在全省监狱中是难度最大的,省局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四平监狱的安全生产工作。

巨大的压力变为使范跃民积极工作的动力,他与科内外人员共同研究提出安全工作思路:突出重点,兼顾全局,责任分解,以责任制促落实,以责任制保安全。制定了三项工作重点:重点抓水泥生产监区的生产安全、重点抓内役监区的消防安全、重点抓办公室等车辆使用单位的交通安全。为贯彻“预防为主”的理念,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强化制度落实,增强应急处置能力,每年都多次进行安全演练。他带领同志们先后编制印发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汇编》和《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汇编》,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他带头和本科同志分工包片,每天深入生产一线安全检查,及时发现、消除事故隐患。越是危险,越是冲在最前。原一监区70米高预热器框架各层楼梯坡度达60度以上,每次安全检查,他总是走在最前面。从人员操作、设备隐患到护栏的牢固情况,他总是一丝不苟的检查。原二监区高40米的天车岗位,收尘设备老旧,作业平台上粉尘大得几乎对面看不到人。每次检查天车限位装置和制动装置回来,他的警服上、头发上、鼻孔里全是水泥灰。当同事们笑他是“泥人”时,他总是笑着说:“安全就好!安全就好!”

勇于担当、创新工作

范跃民同志是一个注重细节、细心工作和创新工作的人。安全工作在采取传统的宣传教育手段的同时,他还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向全监民警职工定期发送安全方面信息,利用闭路电视平台对全监罪犯进行安全宣传和教育。

在火种管理上,范跃民采取“疏堵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实际在全监设立数个吸烟室,设置点烟器,同时加大搜身检查力度,实现了杜绝狱内移动火种的目的。他考虑到点烟器价格贵、易损坏的问题,就与机修人员共同研究自制点烟器,成本不到20元,却远比市面上价格360元的感应式点烟器结实耐用。

面对伙房、医院两栋楼无消防水源5个单位近700名服刑人员的消防安全无法保证的问题,范跃民同志用小投入解决了大问题。他仅新购了150延长米的消防水带,对九监区废置的消防管道与设备进行改造再利用,实现了两栋楼消防水源的全覆盖。

恪守原则、不讲情面

范跃民常说:“安全工作无小事,所有涉及安全制度落实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消除不及时的问题,都是无法容忍的,安全工作没有人情可讲。”

对在日常安全检查中查出的各类问题,安全科不定期在全监范围内下发《安全检查工作通报》,对责任人和责任领导依据规定予以处罚。好多人都说他没有人情味,不讲情面,不讲感情。正是这种“不讲情面、不讲感情”,使各单位都意识到:与其找“大范”碰壁,倒不如扎扎实实抓好安全工作,让他找不出毛病,查不出隐患。无形中使全员提高了安全意识,保证了监狱的安全。其实,范跃民的真挚情感就体现在让全员安全、让监狱安全上。

多年来,范跃民同志始终一身正气,为警清廉。“严格约束自己才能严格要求别人。”这是他的座右铭。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打造出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作风硬朗的安全监督管理队伍,安全监督管理科多次被监狱评为先进集体。

勤俭持家、乐观向上

在生活中,范跃民可不是一脸严肃,有着可敬可爱的另一面。多年来,他始终坚持勤俭节约、和睦持家的理念,视奢侈为祸、视简朴为宝,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她的爱人患病多年怕累,他一人担当起所有家务,并悉心照顾妻子。虽然生活让每个家庭都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在范跃民和他家人的脸上永远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范跃民同志因工作中表现突出,多次被监狱评为优秀公务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被四平市人民政府评为2011年度生产安全工作先进个人;在十八大保卫工作中荣获省局个人三等功。

“大范”正是“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典范。他用近40年的踏实工作和默默奉献树立了监狱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

我们要向范跃民同志学习,学习他忠诚事业的探索精神;学习他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学习他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

(吉林省四平监狱宣教科 胡明)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