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有一套的监区长新兵

――记贵港监狱七监区监区长韦军

时间:2014-09-03信息来源:广西贵港监狱作者:

 三个月有多久?

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闪电般的瞬间,在漫长的人生岁月里也不过如流星一样转瞬即逝。不同的人生,时间有着不同的意义,每个人都在用有限的时间书写着属于自己不同的历史。而对韦军来说,三个月让他从一名监区长新兵成为众多老兵暗中较量的对象;让他赢得了监区民警的信任,将他推荐为二季度监狱的警察之星;让他所在监区的劳务加工产值短时间内翻了一番多,监区各项工作都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韦军,38岁,现任贵港监狱七监区监区长,1998年7月毕业于广西高等警官学校,工作后一直在基层从事罪犯管理和教育工作,先后任监区管教员、分监区长、副监区长,2014年3月提拔为监区长。他中等的个子,挺直的身材,永远是留着一个平头,讲话心直口快,为人爽直,做事雷厉风行,在他身上,隐隐可以看到许多典型中国警察的影子。


 

“都是同志们工作做得好”

笔者采访韦军,想一探究竟他有何灵丹妙药让一个监区在短时间内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他却说:我个人工作不算什么的,都是同志们工作做得好!接着开始陈述他的理由:监区教导员熊德芳具有多年的丰富的监区管理经验,班长带头作用功不可没,几位分管工作的副监区长年轻、责任心强、干劲足,尤其是今年3月份以来齐心协力抓好罪犯行为养成抓出了实效,促进了改造秩序的稳定,也带动了生产的发展;监区带班民警责任心也很强,尤其几位老同志工作一丝不苟,严格执行监管制度,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从他的言语中,他总有意淡化自己作为监区长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然而你可以从中发现他确非“一个人在战斗”,他们监区的队伍凝聚力已经开展转变成战斗力,成为无坚不摧的力量。也许他发挥的作用不是最大的,但至少他起了粘合剂、催化剂的作用。正是他,将一个刚刚组成的新班子粘合在一起,且催化了互相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从而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

“他是一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这是七监区教导员熊德芳对他的评价。监区其他警察对他的评价是“有冲劲”、“工作踏实”、“勤快”。不管是节假日或周末,几乎每天都可以在监内看到他的身影。如果不在监内,也许他正在忙碌于联系客户组织货源或者组织服刑人员超产物质奖励货物。生活中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每天下了班吃了饭就陪家人散散步、看看电视,一切都很有规律。有人说也许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工作了。“刚接手的几个月确实不敢休息,现在各项工作都基本走上正轨了,我也不用天天到位都能正常运转了”,当笔者向他了解情况时他如是说。在他接手七监区监区长职位时,该监区正陷入一堆麻烦之中。虽然监区有七个客户,却仍然保证不了货源供正常生产,生产从过去的先进监区变成落后监区,罪犯改造积极性不高,警察队伍也出现了自我怀疑的声音。为了迅速扭转这种态势,他可以说把监狱当成了真正的家,每天不分时段的处理着改造、生产方面的事情。尤其是生产方面,经常需要跟客户沟通、联系货源,还要及时跟进每一批货,保证生产进度,及时兑现罪犯超产物质奖励,大量的工作都需要他去处理,让他不敢松一口气。他的努力没有白费,监区各项工作很快走上正轨,劳务加工日产值很快由原来的不足一万元到现在的稳定在两万元以上。


 

“管理教育罪犯他很有一套”

在同志们的眼里,韦军管理和教育罪犯的方法让他们印象深刻。“管理有一套”是他们共同的声音。在别人眼里的一些顽固落后分子,照样在他手下老老实实地劳动改造。他究竟有什么秘诀呢?他认为,“虽然罪犯劳动能力等级按年龄分,但同个年龄段的人劳动能力还是有不同差别的,只有每个人都发挥最大能力,监区才能做到最好”。对劳动改造落后层罪犯,他的对策是对限制减刑类罪犯以稳定为主,对普通病犯给予优惠政策,对劳动能力差的则给予鼓励政策。每一名落后犯他逐一找谈话,讲明政策,逐个攻克,使得监区原来十几名每月只有两三百元产值的罪犯月产值都翻了番,监区上机率也大幅提升,每天除了夜守的罪犯休息外,其余人员都能出工,人人都能为监区生产做贡献。“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正因为他不以一把尺子量所有罪犯,而是注重发挥每一名罪犯最大的能力,推动了监区生产的良性发展。

9  3  1  2  4  :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