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写作

时间:2014-10-19信息来源:平南监狱作者:

 

准备以我与写作为题时,我久久地不敢提笔。因为怕我拙劣的文字,难以阐述如此真挚的感情;我反复地涂改,因为担心陈旧的开头,难以吸引读者的注意;我掏空心思地去构思,但仍然害怕简单的平铺直叙不能承载这复杂的思绪。

我拼命地想,食不知味,夜不能寐,却仍然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夜渐渐地安静了,连窗外不知昼夜唧唧鸣叫的蟋蟀都安歇的时候,我依旧不能入眠地睁大着眼睛。突然想起了“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如此形象的描述,就是我此时此刻最真实的写照。斟酌着这难以下笔的主题,我试图着闭上双眼,好好地理理这千丝万缕的交集。

在我的脑海中,写作,如同一条悠远的历史长河,涓涓流淌,找不到源头,看不见终点。没日没夜地陪伴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走过春夏秋冬的每一天。它记录历史的进步和倒退,记录社会的繁荣和萧条,记录人们的喜怒和哀乐;它可以描绘气势恢宏的场景,可以隽写小家碧玉的情调,可以抒发忧国忧民的热忱,可以表达自怨自艾的忧伤。而在我,写作在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儿童时代,宁愿被老师罚站,也不肯与写作为伍,提笔完成那三两行的日记。因为,那时的写作对我而言是枯燥而无趣的玩意儿。为了它得舍弃和小伙伴捉迷藏、玩游戏、看动画片的时机。初高中,写作是为了增加分数而不得不磨练的利器。为了升学,不得不冥思苦想如何组成排比,如何运用比喻。大学时,写作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矫情而又闷骚的诗句。直到毕业,踏入社会,了解了更多的酸甜苦辣,才懂,写作,是独处的最好方式,是心灵的镇定剂。

阴雨连绵的雨季,可以伏在窗台,看着窗外的行人,写下“春雨微茫,两鬓成霜”。繁星点点的月夜,可以望着庭院,涂鸦“月上台阶,满院玉兰白如雪”……写得好与坏已无关紧要,褒与贬也任由评说。因为,此时的心情早已变得愉悦和安宁。

如今,写作,已经如同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阳光、空气,一点一滴的沁入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渗入血液,流入心底。成功时,专注地书写,可以让骄傲浮躁的心静静地变得踏实宁静;失败时,冷静地书写,可以让失落委屈的心变得更加的坦然淡定。

我不是诗人,不懂得怎么在平仄对称中抒发自己的心志;我不是散文家,不知道如何在“形散神不散”的形式中提升文章的主旨;我也不是叱咤文坛的作家,没有办法穷尽写作的优点和魅力,没有能力描绘它的自由和浩瀚,没有语言去形容它的大度和宽容……我能做的,只是泡上一壶淡茶,用最原始的词句,表达对写作最朴实的崇敬。

(平南监狱  刘丽梅/文)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