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龄,身边的人一个个开始谈婚论嫁,看着友人们那些唯美的婚纱照片,心里升起了些许疑惑。当然,这些疑惑或可仅视之为无聊之下的私愤。之所以经常发布此类没有涵养的文字,也皆仅仅是因为不想让自己在思考的空余,留下一片空白的遗憾。写作,还不就是摸一摸自己的眼睛,画一画现实嘛。
“带着款款的情,含着深深地意,一对新人手挽手,肩并着肩缓缓向我们走来,他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走入这幸福的时刻……”人生有几个时间点是相当严肃、神奇、圣洁的?那时、那地、那人,都是一生的回忆和纪念。也许,婚礼算是其中之一吧。
的确,从古至今,婚礼都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谁也不敢亵渎,当然包括我在内。婚礼中,仪式、妆容、嫁衣皆需要费心劳神。作为80生人,曾有幸见证过传统的堂上对拜天地,亦瞻仰过教堂的严肃、神圣,膜拜过酒店厅堂上的欢喜与戏闹。
寥寥二十几载,翻天覆地。在这样一个变迁之中,我发现,婚嫁的颜色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不知觉中,纯白之色从遥远的西海岸漂洋而来,扳倒了承袭了传统的火红,登堂入室,俨然把自己当成了主人。
喜庆的火红,圣洁的纯白,这本是两个毫无相关的颜色,没有交集的颜色,在自然的发展过程当中,它们应该平行地生存下去,不带半点冒犯。但因为有了嫁衣,它们的关系似乎变得异常微妙。当然,我不敢妄加评断谁是更好的选择,但我相信给予每位心中有爱和正在感受爱的女人所带去的甜蜜、美满的幸福终究是一样的。
只是令我大感不快的是,是否仍有人记得我们那恒久的传统?
中国服装文化中绫罗绸缎、凤冠龙冕自古以来就让西方人垂涎欲滴。李白曾有妙句“云想衣裳花想容”以赞美杨贵妃的着装,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能和天上的彩云相媲美的衣裳,究竟是怎样的瑰丽华美?虽然我们已无法亲眼一睹芳姿,但这却足以引发我们对中国古装美人的无限遐想。
当陶醉于古装的臆念弥散之际,其实,我们应该感到一丝感伤。因为泱泱大国,中国的美服文化并没有完善地延续和发展至今。自从西风东渐,我们自己的文化传承,只剩下元素,再没了体系。回想一下,从我懂事开始,过去20多年中,中国新娘们在她们的大婚之日,在她们人生最美丽的时刻,都毫不犹豫,又似理所当然地穿上西式婚纱,那样皎洁,那样空灵,但又那样纯粹。显然那也很美,但或许国人不该视之为嫁衣的唯一的美。因为,我们还有自己的色彩,那先人创造,历代承袭,在岁月的洗礼之下仍色泽不变的火红。或许这仅仅是为了喜庆,或许这仅仅是一种习惯、一种习俗,但我认为它应该是历久弥新的,更应该值得每一位新人去记忆、去追寻,而非用这抹空灵之色去填埋。
一席肺腑之言并不是有意鄙夷外来文化,只是觉得在人类、民族的漫长发展之中,应当铭记下自己的文化。亦同我们在漫漫人生旅途中,不忘那培育自己人格体系的故邦乡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