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收音机一首《大海啊故乡》,使我的心绪被触动了一下,我便想起故乡的海,想起故乡那碧波粼粼、湛蓝色的大海。
每每翻开新版本的广西北海地图,地图上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总锁住我那贪婪深邃的目光,那就是我的家乡--广西北海合浦县沙田镇,这是我出生生活过的地方。
说起这个地名尤其是那“沙田”两个字,无意识之中把我的家乡与大海联系了起来。
是的,我的家乡就是坐落在距离大海大约有一千来米的地方,也称得上是傍海。
站在高一点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家乡的全貌,郁郁葱葱的树木把家乡围住,叠嶂起伏,细细一看不知是树木围住了房子还是房子围住了树木,炊烟袅袅地从树林中升起,目光再远眺一点那一望无垠水天共长一色的大海就显现在你的眼皮底下,好像家乡就在大海的怀抱里似的。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鲜艳般地斜照在平静的海面上,把整个海面都染了色,远远望去波光粼粼,在余晖的斜照下发出星星点点金子般耀眼的光芒。海风阵阵,树影婆娑。迎着迎面佛来的略带湿润的海风,赤脚信步在细白、像海绵般柔软的海滩上,总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小的时候,我家很困难,母亲总喜欢带我去海边抓海货来填补荤菜的空白。当时个子比装锄头的木柄还矮的我拖着一把锄头紧紧跟在母亲的屁股后面,母亲去挖沙虫来卖,赚钱养家,而我有时在一边看着母亲挖沙虫,有时在抓海里的各种小动物来玩,更多的时候是挖海螺。因为海螺可以煮来吃而且味道鲜美,几乎每天或多或少都有收获。
母亲在一旁挖沙虫而另一旁的我也在挖海螺。烈日当空,一对母子。母亲用力迅速地用锄头往沙里挖,然后俯下身子迅速地从她所挖的坑里抓出一条沙虫来;而另一旁赤着脚的儿子用锄头轻轻地耙着地面,仔细地看着他所耙过的地方,然后兴高采烈地把海螺放到箩筐里。
吃过晚饭后,赤着脚的我总跑到海边坐在细软的沙滩上,听那海水涨潮时拍打岩石所发出的声音,看那不远处星星点点的渔火。
这也使得我从小就与大海--故乡的海结下了不解的情缘,似乎海就成了我的依靠的港湾、倾诉的对象。不管遇到高兴或者心烦的事情,我总跑到海边,向故乡的海倾诉。这种倾诉之情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得越来越强烈。
(钟山监狱 沈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