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和祖国合个影”的话题在网络媒体上蓬勃兴起。这场由海外留学生发起、号召大家与五星红旗合影的活动,再次使“爱国”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人们在争相抒发对祖国母亲热爱的同时,也在思考究竟什么是爱国,怎么做才是比较好的爱国方式。
古往今来,爱国主义始终是与时俱进的永恒话题。在五千年的中华历史文明中,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用自己的言行甚至生命对爱国进行了诠释和注解。从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是这种以国事为己任、以爱国为核心的自强不息、临难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不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再次昭示我们:每一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也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只有国家的繁荣昌盛,才能有个人的良好发展,而国家好,民族好,需要每一个人的凝心聚力,共同奋斗。虽然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过去那些国破家亡、山河破碎的阴霾,也不需要每个人都以“冲锋陷阵、抛洒热血”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我们始终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爱国主义始终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它不是一个虚妄的口号,不是一成不变的空洞说教,也并不抽象和遥远,更非高不可攀,而是要用实际行动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和祖国合个影”活动一样,爱国不仅体现在国家安危、民族危亡时刻的挺身而出,也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因此,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爱国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要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脚踏实地,惕励不懈,在点滴的细节中谱写爱国主义的时代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