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行动纲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当前,各部门都在结合自身实际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名监狱基层民警,从维护监管安全的角度,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树立底线思维 认真做好小事。
毛主席曾说过:世界上最怕的是“认真” 二字。“认真”,说起来非常地容易,做起来却相当的难,能坚持不懈地一路走下去,更是难上加难。监管工作是个“苦差事”。苦,是因为它要求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一些日常地工作,加之监狱的年轻民警比较多,大部分没有经过社会上艰难生活的磨练,从学校毕业就一步迈入了狱警的行列。他们带着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火一样的热情,投身到监狱这个既改造罪犯,又历练自己的场所,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但现实跟梦想总不在同一起跑线上,监管工作需要扎实的管理根基和丰富的管教经验,这就造成了很多青年民警的一腔热忱在坚持中慢慢地减弱,一身的抱负在日日月月中消散,认真地劲头在时光中渐渐淡化。怎样扭转这些不利于我们工作的因素,就需要“榜样”的力量,任何时代都需要榜样精神,监狱战线上“白衣天使”陈益平,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驻守在监狱这块“热土”上的老民警,都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楷模,都是我们借鉴的力量源泉,都是鞭策我们一路向前的动力火车。
监狱工作迫切需要“认真”这种精神,它不需要几分热情,需要的是坚持,而不是退缩。作为一个改造人的地方,一个塑新育人的场所,为了避免罪犯再犯罪,我们的“认真”,则无旁怠,说穿了,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负责。这就要求我们在监管工作中严谨,细致,一丝不苟地坚持,耐心细致地当好政策的宣讲员,法规制度的监督员,清监查舍的侦查员,心理疏导上的辅导员,群体防范上的指导员。时时教育,月月谈心,处处摸查,争取将各类隐性毒瘤消除在转化中。
同时,监管工作很细、很琐碎,要把工作做好除了认真和细心,还需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随着“三大纪律”专项整顿活动的开展,再结合我五年来的工作经验,使我认识到监狱要想不出事就必须把工作做好,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监管改造工作涉及罪犯日常改造的方方面面,精细化的管理目标又将监管改造工作划分得越来越细、越来越小。然而监管改造工作正是由这些被细划出来的“小事”所构成的。荀子有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把这些小事做好了,整个监管改造工作才能得到质的飞跃。而要做好监管工作中的这些小事,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重视小事。毛主席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同样在监管改造工作中,我们要把被细化的工作看作是小事藐视它,但在实际的处理过程中又要当成大事重视它。因为小事之所以“小”往往不是因为它本身轻微,无足轻重,而是被人为的看小了。因此“小”只是人们观念中的小。如果真的将小事看小,毫不在乎,那么小事就可能会诱发出大的问题。对全国监狱系统历年以来所发生的案例分析,无一不是这样,以往被我们民警视为的小事,倏忽之间,结果却酿成了一幕幕的惨剧。常言道,监管安全无小事。实际工作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们都不能掉以轻心,即使事情看起来是多么的简单,也要重视它,也要认真去处理。
其次,要抓好细节。我们做什么事,实际上都是由细节组成的。张瑞敏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话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从细节入手,从小事做起,认真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严格落实相关的监管安全制度,切切实实把每一项工作做好。具体到实际的监管工作中,我认为,凡是属于民警分内的事要做到事必躬亲,不能让罪犯顶替。如重要通道的门锁要做到亲自开关,生产现场的工具要做到亲自发放,收出工集合整队清人数不能让罪犯顶替,资料文件不能让罪犯去做等等。这样做能够让罪犯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被管理者的身份,从而强化他们的身份意识。另外执法要公正。如在处理罪犯的各类问题上一定要秉着公正的原则依法照章办理,力争做到不偏不倚。要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不要以为只要压得住罪犯就可以。只有这样才能在犯群中树立民警的威信。第三,要宽严相济。一方面要依法严格文明地管理,另一方面又要在不突破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的底线的情况下,给予罪犯人性化的关怀,充分尊重罪犯的人格尊严,增加罪犯的改造信心,提升监管改造效果。这些细节虽小,却是工作中的关节点,只有把这些细节做好了,整个工作才能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