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监狱的专职教员,主要是给服刑人员上课。每年的开始,我们都要给犯人安排一段时期的身份意识教育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犯人最关键的是失去希望。因此对服刑人员进行改造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他的信心,重塑他对未来的希望。初入监的罪犯,最常见的就是忧心沮丧、悲观失望,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人一旦失去希望,就犹如船儿失去了指路灯,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过去,我曾经为一名服刑人员王某做过心理治疗,这名服刑人员是因强奸伤人罪入狱的,入狱前是名公司得力的技术骨干,前途无量,年轻有为,因为一时冲动犯下了不可弥补的过错,致使受害人受伤致残,终身瘫痪,他自己也因此锒铛入狱,因为他的入狱,把年迈的父亲气得病逝,母亲也因此郁郁寡欢不到一月后相继离世,妻子因为忍受不了打击和他人的指指点点,在他定刑入监不久也跟他离了婚,一连串由他引发的不幸让王某彻底失去了信心,从此他万念俱灰,封闭自己,拒绝和人交流,甚至一度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我抓住他有一个可爱孩子的这一事实,引发了他做为父亲的温情,重新认识了自己生存的意义,也因此点染了他对生活的希望,使他很快改变了自己,成为了一名改造积极份子。
一个人最害怕的就是否定自己,不再相信自己,人一旦失去对自己的信任,未来对于他来说就是一堵没有出路的墙,更谈不上希望了;所以在对服刑人员进行身份意识教育之时,首先要让他对自己的身份有个正确的认识,对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评定,只有客观正确的认识自己,才能找出自己的优缺点,才能肯定自己,人对自己有了肯定,才会对未来有所要求,有要求就会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找到向前的支撑信念,人才会有希望才会有奔头。
改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尤如蛹脱变成蝶要经历生死的痛苦,犯人要改掉恶习,改过自新必须要从思想上,心理上重塑一个新的自我,当然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实现的,但是一个人只要心存希望,就没有绝境。一旦服刑人员明白这个道理,接受现实,就会把存留在心底里的那点希望重新点燃。积极改造之门就会欣然打开。
人生就像一次漫长的旅途,在旅途中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都跌过跤摔过跟头,但不管遇到如何的境遇,都不要轻意的否定自己,放弃希望,因为再黑暗的路都有可能在拐弯处重见光明,再差的结果中也会蕴藏着希望。
愿所有人都能扬起希望之帆,找到开启自己希望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