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遇事要冷静

时间:2014-12-26信息来源:贵州省安顺强制隔离戒毒所作者:

 常言说:遇事要冷静。可是,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工作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有的民警在此节骨眼上,缺乏头脑冷静,不考虑会带来什么后果,一时冲动,做出了让自己后悔终身的事来,这不仅于公,于己造成了损失,而且于家人或他人带来了极大伤害。

自笔者参加戒毒场所民警的那天起,父亲就告戒:你现在从事的戒毒管理工作,不论你今后是直接管理戒毒人员还是间接的管理工作,常常会遇见很多矛盾,这时,自己头脑千万要冷静,否则,就会酿成一失足成千古恨。所以,父亲的告戒却成了我在今后工作办理、处置公事、私事的戒勉标尺,直至今日,自己尚未发生一起大的过激行为。当然,也有的同事对我的处事慎微有说法,说我太过于小心,如此下去,什么大事也办不成。我觉得,自己这么做,总不会是什么坏事吧。

记得有一次,我与我的同事为办业务发生了争执,由于这位同事平日里对我有看法,在争执过程中,他就借题发挥,象激我对他做出过极的事来。可我偏偏不按其心愿去做,而是主动退让一步,然后冷静地对争执之事进行思考;对方见我先作退让,也不好再纠缠下去。事隔数日,双方都觉得自己情绪偏激了一点,所以双双抢着作道歉。虽然这是小事一桩,如果当时我不主动退让,凭借意气用事,那么,我俩就会向不好的结局发展,甚而会出口伤人,大打出手,结果哩,一定是两败俱伤。况且,大家都是为了工作发生的异议,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双方应该以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这件事情,这样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又使双方在业务上积累了经验,如此举措,何乐而不为?!

从事戒毒管理的民警,除了严格依法办事外,更重要的是如何把法律法规科学、合理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体现人性化管理。对于那些冥顽不化的戒毒人员,要使用正确渠道,耐心对其被扭曲的心灵进行矫治。在遇到戒毒人员不服从教育矫治时,作为管理民警,首先头脑要冷静,冷静地思考,切勿随意对其动气,更勿做出违规违纪的行为来。在此情况下,我们要对自己多提出为什么,积极找其作思想教育,多调查,真正把找出其为何不服教育矫治的根源。找到了病症,方能对症下药,使其心服口服,并能安心于戒毒。

还有就是在酒桌上,原本是同桌酒友,由于酒量过剩,喝高了,你我他开始红着脸,瞪着直直的两眼,吐着含糊不清的酒话,把以往交情极深的情感全抛于脑后,撕破脸,相互辱骂,接着就是突如其来的拳打脚踢……酒醒之后,方知自己酒后闹事,做出了懊悔一辈子的愚蠢之事来。究其原故,还是举杯对饮前,缺乏冷静。你出了事,平日里相处甚密的酒友绝对帮不了你什么忙的,最终酿成的苦果,还是自己吞食。

当然,笔者说的遇事要冷静,不是那种“前怕狼后怕虎”。是的,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确有这种人存在,干什么事都胆小怕事,惟恐举步生祸,,这样的人,在工作上一事无成,在生活上,是个道地的懦夫,在夫妻上,称不上合格的丈夫。也不是那种事前都要等到冷静思考后方予施行,比如说,明知对方的行为即将危及自己的生命,对方不可能等你冷静思考后,才采取危害你生命的作为。此时此刻,你必须亮剑,迅速制止对方行凶行为。

《论语》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为人处事应该多替他人考虑,多从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所以,一旦发生了矛盾,管理民警应以冷静寻思自己的不足,而不能一味指责戒毒人员的不是。责己严,待人宽,这是保持良好、稳定、和谐的戒毒场所不可缺少的原则。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