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激共呵护 加倍努力创业绩

――贵州省安顺强制隔离戒毒所迁建十二周年回顾

时间:2014-12-28信息来源:贵州省安顺强制隔离戒毒所作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二年前,贵州省花贡劳教所的民警职工亲历了一个刻骨铭心而又温暖无比的春天故事:300余户民警职工,携家带口近千人,依依不舍、兴高采烈,像过大年一样的挥别了被大山尘封了半个世纪的花贡农场,落户在了安顺市开发区这块陌生而又喧嚣的土地上。

曾经的花贡所走出大山的迁建之路是多么的艰难,省劳教局为了花贡劳教所能够搬出大山,几届领导人先后到盘县的“671”、兴义的顶效、黔西南的兴仁等地联系迁建问题,但都因种种原因而搁置了;2002年,省劳教局与安顺市政府多次协调,达成花贡劳教所迁建安顺的协议。今天事实已经证明,省局党委当年的抉择是正确而有远见的。场所周边建设日新月异,发展突飞猛进,这是我们十二年前根本无法料到的。开发区80米大道连接杨家桥到幺铺经过所区大门外,到高速路入口5分钟,贵州省重点旅游建设景区,多彩万象旅游城矗立在所区正对面,三条公交线路车从所区傍经过,安顺机场,安顺高铁站距所区4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现在所区的土地可以说是寸土寸金。

当年在花贡时出一次差、进一趟城回来后,就滔滔不绝地有着讲不完的外面故事的年头,我们可曾想过,哪年哪月,也能在城里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有自己的避风港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十二年前,我们领着几百元预留工资过年,住着土坯瓦房时,何曾敢想每月能有几千元的工资和有小车有楼房。今天,,子女就学、老人就医、家属就业这些后顾之忧都顺利得到解决,有的民警还一房变两房,几乎家家有轿车,这一切,就像梦一样。我们更不会忘记,在那泥巴裹满裤腿、风里雨里带领劳教人员打田插秧、采茶锄草、种菜养猪的年代,谁敢奢望办公无纸化、监控自动化等这些连见都不曾见过的东西。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不少人有了手机不会存电话号码发短信的日子,真害怕有一天踏上现代化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自己将怎么办!这一切,今天实现了。学员在高大宽敞的车间习艺劳动,民警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用网络无纸化办公,所区全监控覆盖,进出大门自动刷卡、开会实现了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自2004年迁建以来,安顺所连续11年实现“四无”,没有辜负上级党委的期望。

我们从农村走向城市,圆了几代人的“城市梦”,使我们的文化生活提高了,幸福指数增加了。这些都是劳教局党委及班子深谋远虑的结果。尤其是时任劳教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李京强同志及时协调解决了在迁建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包括当时新所选址、土地报批、资金申报、设计规划等一揽子问题的解决,可以说是他操尽了心,想尽了法。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引路人。我们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要加倍努力,呵护好我们自己的戒毒场所。发扬过去花贡那种吃苦耐劳、团结互助、无私奉献的艰苦奋斗精神,用实际行动,确保场所安全,不遗余力把安顺所建设好、发展好、呵护好。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