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农村。二�一五年正月初一,为了参加家乡首届成兴屯同乡联谊会,我们一家三人驱车回到到了我的家乡金秀县头排镇成兴屯。
进入村子,只见道路两旁猎猎的彩旗在明媚的阳光下迎风招展,家乡用热烈的氛围欢迎着远道归来的游子。村口设了一个停车处,指引泊车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已经没有车位了,让我们到更远处找车位泊车,由此可见此次活动声势之浩大。
活动的举办地点是成兴小学的校园。校园内外处处张灯结彩,学校大门以及三层高的教学楼都拉起或垂挂了喜气的红色条幅,勉励和祝福的标语激励着每个到会人员。半空中悬挂起色彩缤纷的彩带气球,一切都是那么的喜庆祥和。广播里喜气洋洋的贺岁歌曲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整个校园变成了一片欢乐喜庆的海洋。
学校操场上,十几口大锅一字排开,冒着腾腾的热气,大厨们正卖力地烹煮锅里的羊肉,空气中弥漫着让人垂涎欲滴的香味。乡亲们分工有序。安保、后勤保障、餐饮、文艺表演,各路人员都在自己的岗位上紧张忙碌着。小学教室里,文艺晚会的工作人员,已在紧张的为晚会演出的演员们化妆,做着晚会演出的最后准备,大家都忙得不亦乐乎。
下午两点,进行同乡联谊会的第一项活动。由村里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向乡亲们介绍创业历程,分享成功经验,共享致富资源。他们发家致富的传奇经历极大地鼓舞了乡亲们的热情,在热烈的掌声中,乡亲们分享了他们创业成功的喜悦。
在外地监狱单位工作的我,虽然没有在经商、开办实业方面工作的经历,但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也很理解他们取得了好成绩的不容易,我不仅为同乡人获得成功喝彩,也为自己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而欢呼!
联谊会的第二项活动,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先生讲述成兴村的历史渊源。几位长老的娓娓道来,讲明了此次举办同乡会活动的初衷和意义。
成兴村是一个移民村落,它的前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安成农垦公司,由广西省农垦局在今成兴村旧址成立,当时的省会设在桂林市。成立之初,遭到了来自当地土著居民强烈的抵制,最终的结果以当地土著妥协而告终。农垦公司解散以后,从广西平南、蒙山、藤县等地陆续搬来十几户人家,改安成公司为成兴村,寓意成功兴旺之村。成兴人经过将近一个世纪艰苦卓绝的努力奋斗,今天的成兴村已由成立之初的十几间茅草屋变成楼房别墅提比鳞次,人口近千的富裕村庄,水泥道路连接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口。高档的交通代步工具和家用电器进入了许多家庭。
村里的政治、经济、文化迅速腾飞,成兴村的快速发展,更是引起周边土著村民的嫉妒。多年来,地界纠纷不断,土著村民们每年都要到成兴村的茶山抢摘油茶果,还曾聚众把成兴村一户人家夯起了五米多高的一间大房屋强行推倒。听到这些,让我不禁回想起少年时代艰苦的拓荒岁月。十四岁的我和妹妹跟随着父母,花了几个冬季的时间,把几座荒山开垦成了木薯地,并种上油茶树,仅仅耕种了几年,这些土地就被邻村的壮民强行夺取。如今想起此事,依旧令我唏嘘不已。如果乡亲们当年能团结一致,耕地就不会眼睁睁的被人夺走。去年十月份,类似事件还再次上演,周边的某村民悍然使用挖掘机将成兴人栽种了七、八十年的近百亩油茶林夷为平地,引起了成兴人屯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