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民警的凡人善举 每一件都恰似春风拂面

时间:2015-05-08信息来源:浙江省十里坪监狱作者:

 

通讯员:何新超

谈起人民警察,脑中的画面是穿着帅酷的制服,举枪与嫌犯对峙,威严帅气,正义感爆棚。而在这个令人崇敬的职业群体里,有一类警察,驻扎在城市的边缘,每天与罪犯打交道,他们更像是园丁,用心灵的剪刀,修剪着枯枝败叶,让病树重现新绿。他们,就是监狱警察。

在浙江省十里坪监狱,活跃着这样一群80后、90后监狱民警,他们开朗,活波,富有创造力,不仅在监狱工作中迸发热情,用真诚的付出来教育、感化、挽救失足的囚子,而且主动走到监狱外,利用休息时间,奔走普法,奉献爱心,传递正能量,让青春与警徽熠熠生辉。

榜样带头引领 献爱心蔚然成风

    米南德说:“一个好人能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别人。”作为狱警,高尚的品德是基础,这样才能通过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和帮扶改造人员。除此之外,投身到社会公益,还能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

    在省十里坪监狱,就有这么一位青年民警,不仅是监狱里的名人,还是“最美衢州身边好人”,他就是王玉珏。

    今年是王玉珏在监狱工作的第9个年头,在工作之初,他就积极带动周围同事开展公益活动,发展志愿者队伍,为困难学生捐助“爱心包裹”,为地震灾区孤儿院、革命老区希望小学捐款捐物,与听障学生结对子,加入中国“女童保护”志愿者行列……从2010年至今,他身体力行地帮助了20多名灾区和贫困山区的孩子,为革命老区贫困学校的孩子们募集到价值3万多元的爱心包裹,为广大监狱民警树立了榜样。

    除了优秀个人,还有优秀集体。省十里坪监狱五监区团支部,主动走进金华启圣聋哑学校,带着多样化的活动,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这群特殊的孩子们一对一交流,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与他们游戏互动,还赠送文具、生活用品。

    五监区团支部青年民警说:“与聋哑学生交流和互动,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帮助他们排除恐惧,克服心理障碍,使他们感受到更多社会关爱,勇敢地面对生活。”

抢领“微心愿” 帮孩子们圆梦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无论是优秀个体抑或优秀团队,他们在监狱里掀起了一股爱心热潮。各监区都积极创新,其中省十里坪监狱团委开展的“微心愿”行动,反响强烈。

    省十里坪监狱团委与龙游县七都小学取得联系,梳理和收集该校家庭经济较为贫困且学习优秀的小学生“微心愿”卡片,由监狱民警认领,对照“微心愿”,去帮助孩子们圆梦。

    小小的卡片,寄托的是大大的梦想,翻开卡片,稚嫩的字迹和朴实的话语,令狱警们动容。“我的愿望是希望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新华字典》。妈妈眼睛不好,一家人全靠爸爸打工维持,我不忍心跟他提……”这是该校五年级学生小潘的“微心愿”。而在“微心愿”圆梦现场,当民警把《新华字典》送到小潘手里的时候,她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拉着民警的手说:“谢谢警察叔叔,我一定爱惜,好好学习!”

    一个新书包,一支水彩笔,一个保温杯,几本作文书……对于家庭相对贫困的小学生来说,是埋藏在心底的奢求。民警在当圆梦人的过程中,收获的是感动,也更懂得珍惜工作和生活。

    活动组织者之一黎敏红表示,一个个“微心愿”点亮了生活中美好,而感动之情所积聚起更多的“微力量”就能形成强大的“正能量”。

当校外辅导员 让法律信仰在孩子心中萌芽

    对于省十里坪监狱的民警而言,有一种爱心是比较“难给”的。这与其他的奉献爱心不一样,一方面涉及到专业知识转化,一方面这项工作意义重大而长远。这就是对青少年进行普法教育。

    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坏人,正因为如此,普法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浙江省十里坪监狱民警主动走进学校,开展法制教育课。

    譬如,该监狱三监区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三监区朱阳亮、洪俊亮、黄佳杨等7名青年民警,主动与龙游县上圩头小学联系,担任该小学的校外辅导员。7名狱警,根据各自擅长的领域,并结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精心备课。

    他们以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授课,将晦涩的法律常识,通过小故事的形式讲授,甚至自己编写了五首法制教育儿歌,譬如“从小要学法,法律作用大,生活大世界,处处不离它……”孩子们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明白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该校校长表示:“七八岁是孩子建立人生观世界观最重要的时候,在这个年纪给孩子们上好法制课,对他们的一生大有裨益。”

监狱民警的凡人善举未完待续,该监狱七监区已开启了与龙游县兰塘小学蒲公英儿童图书馆的二期共建公益活动;二监区也与龙游县社阳小学积极联系共建事宜……越来越多的青年民警把志愿服务当成了自己生活习惯,他们给予爱收获爱,为和谐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