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快乐的老卓

时间:2015-05-14信息来源:沙子哨监狱作者:

 

卓林玉是贵州省沙子哨监狱一监区三分监区一线的普通干警,他不是党员,也没有领导职务,可三十多年的工作,他从来没有偷过一次懒,耍过一次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你吃这口饭的,就要好好干!

一监区来的最早、走的最晚的是谁?老卓。敢说“哪个有事,我来顶!”的是谁?老卓。敢啃“硬骨头”,废话少、干活多的是谁?还是老卓。“老卓”,一监区的干警们都是这样亲切地称呼他的。卓林玉今年52岁,农学院毕业后一直扎根在监管改造的一线,种过菜、当过分监区长,带过犯人、当过管教办主任,即使现在在基层“带班管线”,也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他身上散发着坚韧、质朴、担当、踏实的高贵品质,也是整个贵州监狱人民警察的缩影。

会看病的“医生”

在一线从事过管教工作的监狱警察一定对这样是情况深有体会:你关心一名服刑人员的改造、生活情况,他就会对你产生依赖,有事情就来找你,有时可能还是一些违规违纪的事情。工作三十多年的卓林玉对待服刑人员关怀备至却不是原则,服刑人员对他有的只是尊敬、感恩。

今年4月中旬,分监区有一名服刑人员周某,家境比较困难,母亲年迈体弱多病,父亲身患风湿也没办法做农活,大哥也在外打工,长期不能回家。因为即将呈报减刑,罚金一直没有交纳。经过打几次亲情电话,周犯都联系不上家里,整日无精打采、浑浑噩噩。管教经验丰富的卓林玉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次出差,老卓特意绕道福泉市黄丝镇周某的家中,尽管为此多走了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尽管雨后的山间小路泥泞湿滑,尽管没有任何责任和义务要求他去这样做,但他还是帮周某把罚金带到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交纳,并罚金收据交到周某手中。接过收据的那一刻,周某潸然泪下

还有一名服刑人员肖某,是“远近闻名”的“刺头”,不追求改造成绩,消极怠工,懒散无度,大有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监区其他干警都不愿意去管教肖某。然而“事情总要有人干吧,别人不管的我管,别人不上的我上”,就这样,老卓硬是把肖某要到了自己的分监区,为此一个分监区的同事对他还多有埋怨,怕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而他却不以为然。20136月,肖犯额头上长了一个脓包,尽管医生诊断显示并无大碍,但肖某自己思想包袱巨大,非但不积极改造,而且还经常做些违纪违规事。老卓在得知情况后,积极协调,为肖某办理手术手续,并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为肖某垫付了全部手术费用。出院后的肖某激动的说:我能做的只有好好改造,等刑满释放后,一定勤恳的劳动,赚了钱还给卓队。有心人,天不负,肖某这个曾经的“刺头”在老卓的感化下,改造表现直至今日在监区都是最好的。

三十年如一日,老卓一直扎根一线,扎根基层,每天都是监区来的最早、走到最晚的,每次值班都深入监舍与罪犯促膝谈心、排忧解难,亲自带罪犯会见、就医、开货。真正在用心、用情、用一名监狱人民警察的言行,感化每位罪犯。用同事的话来说,老卓是个会看病的“医生”,药到病除。

好学助人的“老师”

2013年,监狱系统开始实行对罪犯“两个办法”积分考核制度,新旧制度之间着实存在不小差异,为了使自己更能适应新的变化,帮助罪犯制定好改造计划,老卓一有空就捧起“两个办法”的小册子一句一句的研读,遇到不明白的就把自己的“徒弟”拉过来问问题,这种不耻下问的态度深深地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在他不断学习、求真务实的精神影响下,他带过的几个“徒弟”迅速成长为监区业务骨干,还有的被评选为教育、狱侦能手。

2015年羊年春节前期,正值大家筹备年货、欢欢喜喜过大年的时候,分监区一名新入职的干警却连续几天都在值班,细心的老卓在聊天中得知,小干警家是山东的,又是独生子,毕业之后考到单位工作,背井离乡,无依无靠,每个节假日都要值班,无法回家过年。第二天一早,老卓把小干警喊道监房外,把腊肉、辣子鸡、黄粑等物品递到了他手上,轻轻的说了句:小王,春节的班我给你值,赶快去订票,回家陪父母。小干警还没来得及反应,老卓便进了监内。

就在我们采访老卓的这天,他还要连续两天值班,同事家里有急事找到他,他便欣然答应了。可监区同事从来没有听到老卓说自己家里有事请别人顶班的时候。监区领导多次找过老卓谈心,让他工作不要像牛一样,知道工作,也要注意休息。可老卓总是嘿嘿一笑,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吃这口饭的,就要好好干。

会种菜的高材生

工作中,老卓话很少,但是从来都忙个不停,身上有着人们少有的朴实。

2007年,监狱成立了后勤分监区,专门负责监狱的蔬菜供应工作,由于警力不足,当时的后勤分监区一线只有老卓一名正式干警,其他的都是监狱农场的工人。监区蔬菜种植受山地地形限制,犁出的梯田每块面积都不大,七零八落不规整,也没办法使用机械设备,就是靠双手拿把锄头去耕种,夏天暴雨把田里的蔬菜淹坏了,就要重新种植。蔬菜新长成后,还要经常灌溉施肥,除草松土,从春忙到夏,从冬干到秋。

工人在抱怨条件艰苦的时候,老卓第一个拿起锄头犁地,其他人打鼾休息的时候,老卓第一个起床播下菜种。当一颗颗嫩绿的新芽从泥土里钻出来的时候,当绿油油的蔬菜披在满山的瓦砾碎石上的时候,大家都对老卓竖起了大拇指,后来大家才知道,50多岁的老卓还是农学院毕业的大学生。

梯田里长出的不仅仅是满山的新芽,还有脚踏实地的精神;

山坡上披满的不仅仅是绿油油的蔬菜,还有质朴无华的情怀。

山沟石砾没有阻挡老卓踏实的脚步,满身泥土弄不脏老卓朴实的心灵。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老卓以实际行动带领工人,完成了荒田的开垦,保障了整个监狱服刑人员的蔬菜供应。

说起几年前的那段日子,卓林玉笑笑说:“这有啥好谈的,就是去种地呗。”


我们监狱系统还有太多像老卓一样踏实肯干、纯真质朴的干警,对他们来说,你宣传,或者不宣传,终生奉献都在那里,无言无悔;你认可,或者不认可,工作热情都在那里,不折不扣。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