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榜样――记冀东分局二监狱三监区刘景会同志

时间:2015-05-16信息来源:河北省监狱管理局冀东分局作者:

榜样是一座灯塔,指引方向,照亮征途;榜样是一种力量,彰显进步,鞭策落后;榜样是一面旗帜,鼓舞斗志,催人奋进。榜样,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眼里,就在我们的心中。

他,具有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的政治品格;具有恪尽职守、公正执法的职业情操;具有求真务实、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具有淡泊名利、清正廉洁的崇高品质。他就是我眼中的榜样,冀东分局第二监狱三监区监区长刘景会。

刘景会同志从警二十多年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监管改造的司法岗位上,忠诚的践行着一名监狱干警的庄严誓词。多年来,刘景会同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平安、和谐监区为己任,深入贯彻落实冀东分局,监狱党委的文件指示和会议精神,不折不扣执行监狱管理工作方针、政策、决议和规定,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对罪犯依法、科学、文明管理,公平、公正、公开执行刑罚,重视罪犯的思想、文化、技术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改造手段和方法,提高了教育改造质量,实现着“五无”工作目标,倡导并形成了“文明规范,感恩向善,和谐平安” 的监区文化,他负责的三监区监管秩序安全稳定,近年来连续被评为规范化监区。

对服刑人员的改造是监区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改造工作中刘景会始终坚持“以服刑人员为主体、以干警为主导、以改造为主线、以预防为主旨”的四为主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为前提”的执法理念,确立“张弛有度、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努力构建适度和谐的改造环境”的监区工作思路。
      在管理教育服刑人员的工作中,他十分注意启发式、疏导式的教育方法,注意了解服刑人员的心理需要,找准催化其思想转化的最佳时机,打开服刑人员的心扉。

“由于我们的教育挽救,大多数曾经危害社会的罪犯都能成为守法本分的公民,甚至是对家庭、社会有用的人,我感到我们的工作很有价值、很有意义,做一名监狱警察一直让我很快乐!”刘景会同志这样看待工作。为此,在监管岗位上长期坚守与默默奉献。

那是前年的一次敌情分析会上,三监区三组狱侦干警分析了当月押犯危险分子,曹山,十九岁,小学文化,盗窃,刑期四年半,入监不足一月,在入监个别谈话时,该犯反映自己母亲改嫁,父亲被母亲伙同继父谋害致死,本家大伯霸占了他家房屋土地,未婚妻前去理论讨公道,被堂哥打伤住了院。该犯表示悲愤填胸,郁闷烦躁,心理压力巨大,受不了煎熬折磨,怕呆在中队控制不住,违规违纪,干出傻事,主动要求到严管队集训禁闭。三组干警意识到严重性,多次关怀劝慰,叮嘱积极力量包夹看护好,并把他列为有脱逃、行凶、破坏监管秩序的危险倾向的顽危犯。

具有多年狱侦工作经验的刘景会区长,觉得事有蹊跷,可信度不高,得知三组干警并没有核实信息时,其真实性更令他怀疑。会后,本着对押犯负责的态度,刘区当即把押犯曹山叫到办公室,谈话中,刘区或开门见山,或旁敲侧击,曾流利的说了无数次的伤心史,再次从曹山口中说出时变得磕磕巴巴,前后矛盾了。看着目光游离,闪烁其词的曹山,刘区明白了个大概。随即,通过当地村委会联系到押犯曹山的家和家中曹山的父母,真相大白,谎言揭穿!放下电话,刘区并没有水落石出的欣慰,该如何保护失足少年的自尊心,答案或许在他的凝眉蹙额中。

在三组干警会上,刘区说明了曹山的真实情况,指出说谎是不自信的表现,是想得到干警更多的关心照顾,叮嘱干警先不要当面揭穿曹犯的谎言,循序渐进的降低对他的关注,以后再批评教育。不久,得知刘区良苦用心的曹犯很愧疚的说:“感谢刘区没当众揭穿我,感谢给我的自尊心,感谢给我的人格,我一定好好改造,不辜负政府”。 自此,他更加积极改造,各项劳动都冲在前面。

在工作中,刘景会同志积极提升业务知识,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充分发挥了岗位职能,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扎实的工作能力。在岗位上,他始终如一,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较好的完成了监区各项工作。作为监区长,他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理论学习,联系群众和廉洁自律,还是在文明执法、规范化管理、基层基础建设、“双整”活动等各方面都起着先锋模范作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谈起刘景会区长,三监区二组“三无”服刑人员胡辰国说出这样一句话:“在每个服刑人员遇到困难、产生心结、生病时,刘区总是为我们送来最真挚的关怀和帮助”。 胡辰国是个老病号,肮脏邋遢,平时不讲究卫生,一年也洗不了几回澡,衣服上总带着油渍饭迹,斑斑点点,同犯们嫌弃他,都尽量远离他。去年秋天,押犯胡辰国身体虚弱,站不起来,咳嗽不止,痰液中带血,值班干警带他到狱内二分院看病,院长建议到分局医院就诊。刘景会区长带领我们几名干警押着胡辰国乘大班车去分局医院。上了车,我们几个有意与胡犯隔着一排座位,刘区坦然的坐在了胡犯旁边。下车时刘区招呼身旁的胡辰国扶着他的肩膀慢慢下。受刘区感染,我赶紧上前搭把手扶着胡犯下车。

进了医院,我们押着胡辰国,刘区急忙去给病犯找轮椅,本来同来的一名干警主动要去的,刘区拦住说,他去吧,这儿他熟悉。推着胡犯,刘区带着我们挂号、缴费,楼上楼下,跑前跑后,做胸透,做CT,X光扫描……每次都是刘区把胡犯从轮椅上背到医疗仪器下,又从医疗器械下背到轮椅上。

胡犯住院期间,刘区不管是下了班,还是在休息日,多次到医院看望,赶上饭点还给他买来饭菜。“那是你家什么亲戚啊?”刚来医院实习的护士曾这么问她负责护理的病犯。

为了监区改造秩序的安全稳定,他像一个永不知疲倦的机器,常年穿梭在罪犯的劳动、学习和生活现场,针对重要时段、重点部位,重点对象,检查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他总是早出晚归,他的身影在车间里出现的频率最大,巡视的时间最长,经常在劳动现场办公,经常是最后一个收工,身体力行地带动全监区干警一心扑在工作上。

组织罪犯从事劳务生产,是罪犯改造的重要内容。第二监狱大部分监区是从事服装加工的,每个监区都希望接工序简单,价格高的单子,但由于受监狱地理位置偏僻,管理封闭、技术水平等的影响,有意愿跟监狱合作的能带来大单的服装企业不多,受市场经济、价值规律、厂家实力、行业行情的影响,服装有简有繁,有难有易,价格有高有低,有贵有贱。谁都想做工序简单价格又高的单子,肥的挑完了,瘦的也得有人接手吧。刘区就是个服从组织安排,干工作不挑肥拣瘦讲价钱的人,默默地承担着别人不愿干的工作。

生产上,刘景会监区长要求全体干警高度重视,献言献策,征询了干警们的建议意见,要求干警在车间盯岗时勤转转,勤看看,勤督促,要学技术,大伙共同把生产搞上去。刘区强调了生产车间的规章纪律,要求犯人虚心学技术,在干中学,学中干,尽快熟练技术,及早提高劳效,严禁干私活,违者一律处罚,徒手进出车间,同一生产线上要互帮互助。刘区叮嘱厂家传授技术时多些耐心细致,技术标准上做到规范统一,排序流程上尽量科学合理,来料供料上保证及时到位,质检验收上及时发现返修。

从劳动工序人员调配到调换工种,从服刑人员考核系数调整到劳动工具的管理使用,从劳动产品质量到产品产量,刘区一一把关。为了能够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管理机制,提高绩效,他带领监区警察群策群力,深入罪犯改造现场,通过实践论证、比较和测试,多方面对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科学地制定罪犯劳动改造工序及流转图;合理分配改造任务,根据各劳动工序间不同的劳动强度及质量要求,结合罪犯实际劳动能力,合理安排劳动岗位及分配劳动任务;完善激励机制、加强现场管理,积极推行竞争机制,在监区率先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对奖励方法及结果进行日公布、月评比,并将结果与罪犯奖励分、物质激励挂钩,极大的提高了服刑人员的改造积极性。同时,他注重活跃罪犯改造氛围,鼓励罪犯互帮互助。

一系列举措后,三监区生产日益渐入佳境,通过半年的努力,监区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产量稳步提高,还培养了一批劳动能手,增强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在今年二月份监狱生产比赛中位居前三名。

刘景会同志在平凡的监管岗位上,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战斗、开拓进取”的南盐精神,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勤奋踏实的工作态度、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和勇敢追梦的拼劲,刷新着新形势三监区安全监管的新纪录,谱写着新时期冀东分局二次创业的新篇章,是我和我的伙伴们眼中的榜样、身边的典范、学习的楷模!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