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那些遥不可及的标杆,身边的榜样,往往特别能感染人、引导人、激励人,用先进典型的事迹来激励身边人、引导身边事,能够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在我们身边,看似平凡却伟大,他乐于奉献,把宝贵的青春挥洒在了监狱事业上,他乐在其中,却从不言苦!
破旧的摩托穿梭于各个劳作点;黝黑的皮肤衬托着依稀的白发;严肃的表情审视着监区的工作;他,就是奎屯监狱狱政科科长王东。
王东,现年41岁。16年的从警生涯,让他对这份神圣而伟大的职业感受深刻。他忍受了对家人的百般思念之苦,放弃了无数个和家人团聚的节假日;他克服了酷暑的煎熬,忍受了蚊虫叮咬;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认真践行兵团监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认真完成了教育人、改造人的职责与使命。在兵团监狱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个人称号、个人三等功、嘉奖这些成绩面前,王东同志没有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担任六监区监区长期间,王东就告诫自己要加倍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积极地投入岗位实践,实现自身人生价值。下定决心与支部班子成员一起努力把六监区打造成七师监狱系统,乃至兵团监狱系统的红旗单位。通过认真进行调查研究,他认识到,要把六监区管好的关键在于领导、在于民警队伍。一定要把领导班子建设成会团结、讲正气、敢冲锋、不畏艰难的团队,打造出一流的民警队伍。三年来,王东始终坚持从严治警的思想,处处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严格执行制度,创新管理机制,落实“从优待警”政策,尊重、关心和爱护监区民警,合理安排民警轮休,同时还不断给民警心理进行减压,不断营造和谐氛围。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目前监区领导班子凝聚力不断增强,民警工作热情十足。
王东同志不仅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细致入微,在廉洁自律方面王东更是严格要求。身为监区领导,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利,面对形形色色的罪犯,难免有许多的诱惑,如果利用手中的权利行一己之便,贪一己之利,那么终将会落得身败名裂,祸及亲人。从任职那一刻起,王东就告诫自己一定要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在担任二监区教导员期间,某罪犯的家人通过社会关系,打听到了王东的家庭住址,并且知道王东家庭经济较紧张,便拿着钱物,想让王东多照顾该罪犯,在减刑时帮帮忙,面对这种情况,王东没有为金钱所屈服,他的妻子也非常淡定,都拒绝了该罪犯家属的钱物。在16年的从警生涯中,王东始终如一,公正廉洁执法,不为钱物出卖党员民警的灵魂,做到了一身坦然,无愧于警服。妻子也忍耐清贫,做忠实的“廉内助”,经常告诫王东要坦荡做人,不能贪图小便宜。“没钱没关系,只要够吃够喝,房子小没关系,只要我们一家人快乐、平安”,这是王东妻子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至今有一件事情,王东记忆犹新,用他的话说,一辈子也不会忘记的。2004年年底,妻子身怀六甲,医院检查出子宫内有肌瘤,孩子有可能保不住,按照医生的要求,先进行保胎,再做观察治疗。当时正值罪犯年终评审阶段,作为监区狱政管教,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恨不得把一小时当两小时来用,这一忙就是两个多月,妻子怀孕的事自然就抛在了脑后。大约是12月中旬的一天上午,王东正在整理罪犯计分考核情况,突然接到妻子的电话,妻子柔弱的声音告诉王东,她刚做完子宫肌瘤摘除手术。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王东赶紧放下手中的工作,急匆匆地向单位领导请假,赶到兵团医院。
在医院的病房里,当王东看着身子虚弱、打着点滴的妻子,心中的痛苦和歉疚只有他自己知道。王东一把抓住妻子的手,不知说什么好。妻子看出了丈夫的内心,微微一笑,吃力的说:“我挺好的,你工作忙的怎么样了?”这时,走进来一位40岁左右女医生,冲着王东大喊:“你是谁?病人现在需要休息,你出去”。妻子连忙解释到:“这是我丈夫!”“你丈夫?还知道回来,签字动手术的时候怎么没来,什么工作能比你老婆的生命还重要?”女医生走到王东跟前严厉的指责,还没等王东回答,妻子拉了拉医生的衣角说:“我丈夫是监狱警察,他的工作性质特殊,工作离不开他”,医生邹了邹眉头,把王东叫到办公室,并且把从他妻子体内取出的大约3公斤重的肌瘤放在王东的面前,那一刻,王东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睛一热,头脑里浮现出了妻子拖着有病之身,忍受巨大的疼痛,吃力的洗衣做饭、收拾家务……他第一次流下了感激和歉疚的泪水。然而,就在第二天,王东毅然回到单位继续搞罪犯评审工作。
“作为丈夫,我是不称职的,在妻子最需要我时,我却把心思投在工作中。作为监狱人民警察的妻子,她们为我们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这是王东发自内心的一句话。
在王东同志的带领下,六监区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监区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与认可。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时时刻刻在感染着我们每一名民警,他用无怨无悔的行动,兢兢业业诠释着对监狱工作的热爱。以他的事例,他的典型,给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们监狱人民警察争相学习的楷模。